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極簡佛學⟫07 掌握溝通技巧 從訓練思考能力開始

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07 掌握溝通技巧 從訓練思考能力開始

2024 May 22 學習力 ⟪極簡佛學⟫
學習佛學最大的好處就是,你不需要改變你的宗教信仰,也能了解佛學的邏輯推理,這對自己在思考和溝通上,有著極大的幫助。

這個佛學專欄,會談到六部佛經的精華。包括《金剛經》、《大毗婆沙論》、《心經》、《大般涅槃經》、《彌勒六部經》、《六祖壇經》。

《金剛經》《心經》、《大般涅槃經》說的是“空”,《大毗婆沙論》說的是“有”,結論到底是“空”還是“有”不重要,重要的事是思考邏輯的過程,在宇宙人生本質上,最精妙的理論化思索。

《彌勒六部經》的理論很接地氣,是佛教爭取最大規模用戶所做出的努力。

《六祖壇經》,讓傳統的禪脫胎換骨,成為影響華人至深的經典

這講要講的是《大毗婆沙論》,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推理邏輯,如何層層迭進。



◼︎《大毗婆沙論》在講什麼?

佛教的文獻分成三大類,包括經、律、論。

經:佛陀的教誨
律:清規戒律
論:學術論文

這三大類合稱“三藏”,通曉經、律、論的高僧,就被稱為“三藏法師”,最著名的三藏法師就是唐朝的玄奘法師

《大毗婆沙論》,「毗」同「毘」(音ㄆㄧˊ),全名叫作《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

“阿毗達摩”意思是“大法”,“毗婆沙”意思是“全面的解釋”,連起來就是“對大法的全面解釋”,或者現代一點,叫作“佛學通論”

阿毗達摩屬於“三藏”當中的“論”,簡單講,相當於今天的論文。

”論“,主要是歷代高僧寫的,不是佛陀親述的,《大毗婆沙論》的作者,為了不讓別人質疑權威性,一開頭就說,這篇論文是佛陀本人的創作



◼︎《大毗婆沙論》的核心觀點

「三世實有,法體恆存」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法體:有為法

大部分的佛經談“空”、“無常”,它說“實有”、“恆常”



◼︎《大毗婆沙論》的設定

1.物體和時間都有最小的單位

最小的物質單位:極微
最小的時間單位:剎那

比如,為什麼「諸法無我」?因為“極微”隨著“剎那”聚散離合,所以一切複合體都沒有自性,不由自主

2.極微的”形狀“、“特性”、“不觸”

形狀:不長不短、不方不圓、不正不歪、不高不低
特性:不能被分割、截斷、損毀
不觸:人的五感“眼耳鼻舌身”,都接觸不到極微,甚至極微彼此之間是不接觸的



◼︎極微真的恆常、實有(實際存在)嗎?

一顆蘋果,是極微的複合物,在無數個時間剎那裡,會從胚胎到成熟,再到腐爛。

但無論在任何一個剎那裡,它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正是因為存在這種特殊性,我們才把它叫作蘋果,而不是橘子或其他的名字。

在它所有的特殊性裡,比如有一種是“獨特的綠色”,於是我們叫這種獨特的綠色為“蘋果綠”,這就是這顆蘋果的一種「自相」。

而所有的蘋果都有這種綠色,所以“蘋果綠”是有普遍性的,叫作「共相」。

蘋果雖然會長出來、會腐爛,但蘋果的「自相」和「共相」是恆常不變的。它不是“五蘊”的因緣和聚合,而是一種獨立自存、恆常不變的物質實體。

無論世界千變萬化,無論“蘋果”如何千變萬化,它都是“恆久遠,永流傳”的。

就這樣,之前講的佛經都談「無常」,而《大毗婆沙論》另闢蹊徑,給出了新觀點「恆常」。



◼︎如何推論極微彼此之間是不接觸?

現代科技讓我們知道,在微觀層面上,電子和原子核之間是不接觸的,而這些不接觸的物質,偏偏構成了萬事萬物,包括我們的身體。

古人怎麼在沒有儀器的幫助下,推論出“極微”是彼此不接觸的?

先假設極微是彼此接觸的,而接觸只會有2種形式,完全接觸和部份接觸

・假設”完全接觸“

2個極微性質完全相同,便會合為一體,就像2顆水珠相遇之後,會合為一體一樣。

但是,極微合為一體,也就變成了一個單體,變成了更大的“一個”極微,而極微又是不可分割的。

如果極微是這樣構成萬事萬物的,那當億萬個極微結合後,不就變成了很大的“一個”極微?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假設”部分接觸”

這樣它們會有一個接觸面,而那個接觸面上,不可能存在任何空隙。

一旦發生接觸了,就不可能再被分開了,這兩個極微,還是合成了“一個”大的極微。這跟完全接觸導出的的結論一樣,所以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只有兩種接觸形式,而這兩種都不可能,那麼只有一個結論:極微彼此之間是不接觸的。

・兩滴水的結合,不是接觸嗎?

為什麼一滴水與另一滴水融合在一起,就變成一滴比較大的水呢?這不是一種接觸嗎?

這個問題從極微的層面來看,是億萬個極微彼此保持距離排列著,因此兩滴水的結合,還是可以輕易分開的。



◼︎「現在世」是什麼?

三世中的「現在世」指的是什麼?就是在當下,這個“剎那”裡的萬事萬物。

而下一個“剎那”裡的萬事萬物,雖然看上去,和當下這一“剎那”裡的萬事萬物一模一樣,但本質上已經變了,所謂“接觸”、“連貫”、“延續”這些概念通通都是假象。

只有極微彼此之間真的發生接觸了,才會發生真正的結合,但極微是不會彼此接觸的。

接觸必然會有一段“接觸時間”,一旦有了接觸時間,代表接觸會從這一個剎那,延續到下一個剎那,而一切「有為法」,只存在於現在這一剎那。



◼︎如何論證「有為法」存在?

《大毗婆沙論》的論證,將物質與時間的最小單位結合後,便論證了「現在世」的存在

佛教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你擺脫「有為法」,進入「無為法」,也就是涅槃境界。

這是佛法的大前提,不能有錯,所以「無為法」當然是真實的、永恆的。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五感接觸到的一切現象,都屬於「有為法」。

要擺脫「有為法」,進入「無為法」,可以想像要從A空間進入B空間,既然B空間存在,那麼A空間當然也要在。

因此,與「無為法」相對的「有為法」,當然也應該是真實的、永恆的。

假如A空間不存在,就不會有B空間的存在。

假如「有為法」不是真實的、永恆的,那麼「無為法」也不能是真實的、永恆的。

「有為法」和「無為法」是一套完整的邏輯。



◼︎驗證《大毗婆沙論》的核心觀點

再回顧前面說到的:

1.《大毗婆沙論》的結論是否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推理過程。

2.《大毗婆沙論》是歷代高僧假託佛陀所說的,因此它的核心觀點「三世實有,法體恆存」也必須是對的,這是它的根本依據。

《大毗婆沙論》設定了“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概念,是完整的一套,如果缺了其中任何一個,其他兩個都沒法成立。

古代人可沒有量子物理學幫助他們。

構成「有為法」的是「現在世」,而有了「現在世」,也就必然有「過去世」和「未來世」,這三世如果是假的,那「有為法」也就變成假的。

所以所謂的「三世」,當然也是真實的、永恆的。

就這樣,《大毗婆沙論》的觀點歸納為兩點:「三世實有,法體恆存」。


這推論非常精妙,第一次看不懂,之後多看幾次,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概念。

一旦把這些邏輯理順了,思考和溝通也會越來越順暢。


這講講到了三藏法師,會寫一篇三藏法師的歷史原型,還有他帶給我啟發

下一講會談《心經》

下面心智圖可了解本篇文章脈絡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什麼是溝通的大忌?要怎麼解決?

有個爸爸很疼小孩,跟我說到她女兒在放寒假的前兩個上課日,起床太晚了(高二生),於是他問她“今天不去上課嗎?”,孩子回答會去上,於是他就出門上班了 大概10點多,老師打電話來,說“XX沒有來上課“,這下他才知道原來孩子翹課了 回到家才知道,原來孩子趁著那天,跑去逛街唱歌了 於是他便問,“今天妳為什麼沒去上學?” 結果,他女兒一下子就炸了!

你的溝通是自戀還是讓人依戀?

⟪極簡佛學⟫14 能感到迷惘是人的特權

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要過河,看到來了一個漂亮的姑娘,姑娘一看河水,便說:「哎呀,河這麼深我不敢過,你們誰背我吧!」小和尚立刻閃開:「開玩笑,我們出家人怎麼可以背妳呢?」 老和尚卻背著姑娘過河了。等過河之後,姑娘和他們分道而走。走著走著,小和尚愈走愈氣,忍不住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出家人不近女色,那您今天為什麼要背那個姑娘呢?」老和尚說:「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到現在卻還沒有放下啊!」 這個故事,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

妹妹的祖傳秘密

妳會孤單嗎?

很多人都說,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也聽說高年級開始就是早發青春期,當青春期到來,孩子的注意及重心會開始轉移到同儕的關係上,不會再在父母身邊跟前跟後的

⟪極簡佛學⟫08 如何活在當下?

你有想過什麼是「活在當下」嗎? 誰能“活”在過去或未來?每個人不都是活在當下?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又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會有些啟發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