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為什麼正面思考無效?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座重點分享(上)

人生教練 智傑

為什麼正面思考無效?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座重點分享(上)

2024 Nov 18 未分類
上星期六,有榮幸在作家新書發表會,必到的政大書城,辦了實體讀書會,藉著這次活動,又重新將這本書看了一次,又有一些新的收穫。

今天這篇文章,把當天讀書會的部分精華節錄下來,用文字分享給大家。

原本以為,已經發行已30餘年,全球銷售超過4000萬冊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參加讀書會的人多少都聽過或看過這本書,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看過的人極少。

當天讀書會讓我理解了原因,有人回饋在於這本書不好讀。我必須說,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其實也有同樣的感覺...那種“好像懂了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懂”的感覺。

雖然如此,看過第二次之後,就已經能懂作者的想法了。

無論是翻譯的關係,還是作者太博大精深,以至於這本好書變得不太好讀,透過這次的讀書會,我將用更簡單的方式,將書中最重要的內容表達給大家理解。

因為網上已經有許多有關這本書的介紹,今天這篇文章,除了簡單帶過大概內容,還要告訴你,要怎麼樣讀懂這本書,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學習速成的技巧和捷徑,不如從根基打起

英文書名⟪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在中文譯本出版後,又加上了「與成功有約」,原來的書名反而變成副標題了。




也許是這個原因,讓許多人對冠上“成功”二字的書名,不感興趣,因而忽略了一本好書。

所以,是出版社沒事找事,還是故意為之,覺得這樣比較好賣嗎?

其實,當年發行這本書的美國,正是雷根和柯林頓當總統的年代,經濟蓬勃發展,許多倡導人們要成功的講座或書籍,都著重“個人魅力”至上。

什麼是“個人魅力”?包括了個性、社會形象、公關技巧,甚至正面思考。

這些在作者史蒂芬·柯維看來,都是一些速成的技巧和捷徑,即使這類論著也會承認「品德」是成功的要素,比如正直、謙虛、誠信等等...但多半不十分重視。

因為,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狡猾、驕傲、虛偽的,不重視也是理所當然的。



◼︎正面思考是錯誤的?

其實,時至今日,即使過了三十幾年,這類書籍仍然是現在的大宗,許多人仍然認為這重要性極高。

所以,為什麼溝通技巧、正面思考等等...作者認為是速成觀念?

用古人的說法,就是「道為術之靈 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 以術得道」。品德,也就是「道」;溝通技巧、正面思考,這些是“方法”,就是「術」。

要能正確地運用這些方法,還是要看自己的品德能不能駕馭。

換句話說,為什麼一直強調要正面思考,卻總是忍不住抱怨?

因為內心的核心價值與狀態,尚未具備真正承載正面思考的能力與力量。



◼︎你以為的”習慣“,不是書中想表達的“習慣”

根據《美國心理學期刊》對於習慣的定義,分別是以下兩個:

1.固定的思考方式或感覺
2.以往重複的體驗而形成的行為

這也是大部分人看到“習慣”這兩個字,心中自然而然的想法。

如果說要培養習慣,有太多相關的書可以看了,我推薦這兩本書,對於培養習慣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驚人習慣力(Mini Habits: Smaller Habits, Bigger Results)

然而,作者對於習慣的定義,不是單純的行為而已,而是需要這三種層面相輔相成:

知識:知道怎麼做、為什麼而做
技巧:如何做
意願:想要做

假如看書的時候,心中想到的習慣只有「“如何“培養好習慣」,那對於作者所提出的概念,就無法完整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因為作者想表達的是一種”價值觀“,而不單是”行為“層面。人的所作所為,都是心中的價值觀驅動的,弄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才有動力“想去做”,進而多方面去了解“如何做”。

而一般談論培養習慣的書,多是談論如何去做,你不清楚自己為何而做,即便技巧再怎麼逆天,你也不會有動力去做的。

比如,張三是個老煙槍,他也知道抽菸對身體健康不好,但就是改不了,就算他懂得任何戒菸的秘技,只要他想,他就會繼續抽。

因為,也許抽煙對張三來說,是一種紓壓,完全屬於自己能掌握的時間與空間;或者一種魅力的象徵(抽菸的男人拿著煙的樣子好帥)等等......

某天,張三就讀小一的孩子跟他說,”爸爸,我可以抽煙嗎?“他立馬就戒煙了,抽了三十幾年的煙,因為這句話就戒煙了。

他知道,自己的壞習慣,不能讓孩子也學習了,這就是價值觀的威力。



下一篇文章,將會告訴大家:

1. 為什麼七個習慣中,為什麼要優先了解「主動積極」?

2. 即使懂了這個道理,卻仍然不會運用?什麼是真正的「主動積極」?

3. 如何運用NLP的工具,幫助自己快速有效的溝通、學習,比別人省下更多時間。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學得越多,卻感到越焦慮?⟪華杉讀書筆記⟫重點解析(三)

你的學習,是被焦慮驅動的嗎? 現在短影音盛行,這些公司根據研究後發現,一則短影音如果不能在影片的前7秒吸引人,觀看者立馬就會滑到下一部影片。 也因此,拍短影音的前七秒,會有以下的套路: ●很多人都在做,但只有少數人真正做對了 ●半夜睡不著怎麼辦?第六種方法最有效 ●女生獨自去印度有多可怕?記得看到影片最後面 這些套路,不是要讓你感到好奇,就是要恐嚇你 人類做任何事情,都基於兩種驅動力:遠離痛苦或追求快樂。 想遠離痛苦,目光焦點就會一直放在“痛苦”;反之,則聚焦於“快樂” 你的學習或進修,是哪一種呢?

為什麼持續學習卻無法改變? ⟪華杉讀書筆記⟫重點解析(二)

華杉說,有些人,到處聽課,是自欺欺人、自我麻醉,搞得自己很忙,上很多課,而且上不同的課,聽不同的說法,當看戲一樣。 這些人最喜歡的,就是“被顛覆”,一說某某老師的講解,顛覆了自己之前的認識,就興奮得不得了。 人們喜歡被顛覆,喜歡聽新的東西,那是因為他的行為與認知無關,沒有做到知行合一,都是“玩物喪志”,口耳之學。


能決定你人生的都不是大事情,而是小選擇

今天來講一個有關選擇的故事,一個從感謝開始,卻差點因為意外搞砸,最後因為一個關鍵提問,讓我聚焦到可以控制的部分,不再陷入負面情緒的故事。

個人成長一定要突破的盲點

小孩多大以後可以看電視?很多文章說必須18個月之後,也有說是2歲前禁止看,還有說是3歲前的。到底哪個是對的? 我猜,很多家長對於看螢幕的時間太長,是害怕孩子近視,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明知善有善報,為什麼你還是相信占卜?用15個重點帶你讀懂⟪了凡四訓⟫(上)

⟪了凡四訓⟫,可以說是最廣為流傳的勸善書了,這本從明朝就出版,到現在也已經四五百年了,算是一本長銷書。 書中想告訴我們的,可以總結為兩個字:「向善」,也就是「善有善報」。重要的是,這還是真人真事,大概沒有其他書有這麼大的說服力了。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既然有了了凡先生的實例證明,做善事就能改命,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還相信占卜或神靈之說,而不是像了凡先生一樣,行善積德呢?」

假如我年輕時知道這些智慧 人生會更不同 羅伯特.格雷瑟 Robert Glazer 4則成功建議

要讓自己增長智慧,而不是只有知識,不限於他看的是書籍還是Youtube影片,還是取決於輸入大腦的內容。 輸入越多高質量的內容,頭腦會越清晰,也就更能給出好的想法。 在開始之前,這篇致辭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隨時都做好準備,以迎接隨時會出現的機會。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