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玉芳
讀書會後分享-最好的教養,從接受負面情緒開始(三)
2024 Oct 15 覺察與啟發 讀書心得 溝通心法 家庭教育
別再誤解孩子的任性,他們的行為背後有話想說
這一週要分享的是面對孩子行為出現我們無法理解時,可以對自己提問的七個問題中,第二個提問﹕他在說什麼?
當父母說孩子「任性」的時候,其實這些行為背後往往藏著一些情緒或需求。當你看到孩子的某些奇怪、偏差、誇張的舉動,與其說是無理取鬧,不如嘗試了解,他到底想傳達什麼情感或需求。
舉個例子,9月開學時,常見的就是一年級的新生在校門口不願進校門、父母親不是架著孩子到教室,不然就是在校門口上演著離情依依,甚至我曾經見過孩子為了拒絕上學在校門外,拉扯著媽媽頭髮、捶打媽媽,讓媽媽無所適從。
作者也提到這個現象,孩子不想去上學,這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許不是因為老師對他做了什麼,也許是朋友不再跟他說話,或者學校裡有個高年級的學生讓他感到害怕。可能他只是害怕交作業、怕在同學面前出糗,甚至只是覺得學校太無聊。他需要的,可能是我們的傾聽、關心,甚至是幫助。
那些看起來很誇張的行為,尤其是經常發生的行為,像是打人、過分依賴父母、經常嫉妒、專注力不,或者總是跟我們頂嘴、對著幹,這些背後其實都有原因。有時是情緒無法釋放,有時是某些需求沒有被滿足。
要記住,不要總問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很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動機可能是無意識的。如果你問他,他可能會隨便給你個答案,但那往往不是事實。
對小嬰兒來說,哭鬧是他們表達需求的方式。隨著他們長大,他們學會了說話,但在還沒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時候,依然會用喊叫、鬧脾氣等行為來傳達情緒。
有時候,孩子們自己都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他們可能覺得不該談論這些問題,怕父母生氣,或者擔心讓父母難過。
很多父母會把孩子的哭鬧或不配合行為,當成是「任性」或者「鬧劇」。但當孩子的需求沒被聽到,或者他們的感受被簡化成這些負面的標籤,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的。所謂的「任性」並不是什麼壞事,它其實是在傳遞一個訊息,需要我們去理解。
當然,解讀孩子的行為並不容易,因為他們思考和表達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但別忘了,我們也曾經是孩子,稍微努力回想一下,應該能夠理解他們在感受什麼,想說什麼。
如果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情緒,或者覺得他只是愛鬧,可能會讓孩子封閉自己,變得不再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的行為其實是在求助,是在呼喚注意。如果沒被聽到,他們可能會通過身體反應,比如各種的過敏反應,我有一個學生就是在皮慮上出現各種抓痕;甚至不吃飯或尿床,來引起你的關注。當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出現學習困難、攻擊性行為等問題,這些其實都是他們在告訴我們,他們需要幫助。
不過,並不是說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深層的訊息,也不需要太過度去解讀。但如果某種行為一再出現,甚至治療後還反覆,那就應該注意,可能真的是孩子在向你發出訊號。
如果孩子的行為讓你覺得很意外,甚至惹怒了你,先別急著生氣,先問問自己:他在用這些行為告訴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