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極簡佛學⟫15 為什麼努力還是沒結果?

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15 為什麼努力還是沒結果?

2024 Jul 12 ⟪極簡佛學⟫
在另一部禪宗著作《景德傳燈錄》記載:神秀的弟子志誠被派來聽慧能說法,慧能問他:「你老師都教你們什麼呀?」

志誠回答:“師父時常教導我們穩定心神,入靜打坐,一坐就坐好久,不許躺下。”

慧能說:「這是病,不是禪。長時間坐著只能弄壞身體,對悟道能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慧能會覺得坐禪對悟道沒有好處?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可以分成兩類

「有情」:有生命,會動,有佛性
「無情」:無生命,不會動,無佛性

在《六祖壇經》中,慧能認為:

「有情」:有佛性,能成佛
「無情」:無佛性,不能成佛

而坐禪入定是長時間一動不動的,這不就是在學習「無情」嗎?所以慧能認為,坐禪只會越坐越糟,絕不可能成佛。

志誠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隱隱覺得會能說得對,於是他連忙問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慧能說:「如果我說自己有佛法可以傳授別人,那我一定是在說謊,不過我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給人解除束縛。」

慧能不是在自謙,因為他的佛學思想是「佛在自心,不假外求」,老師可以幫你找出你自己內心的佛性,但老師沒辦法把你本心之外的什麼佛法傳授給你。

就好比小象被繩子綁住的故事,雖然不舒服,卻也沒能力掙脫。即使後來長大了,身體變強壯了,區區一根繩子早就無法綁住牠,但牠已經在意識深處被繩子綁住了,即使不舒服也沒有意識到。

人也是一樣,即使已經知道自己不是小孩,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大多數的狀況,意識中還是被以前那些規範綁住,陷入執著,碰到有些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卻沒意識到原因是什麼。

而慧能的做法,是幫你找到你大腦中那個繩結,幫你解開,而不是把一個叫作“舒服”的東西給你。

那解開繩結要怎麼做?



◼︎基礎版:少說話,不立文字

禪門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不得拘泥於文字、不尊奉哪部佛經。

從狹義上來講,就是不做立論,只做破論。什麼是立論和破論?這來自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觀派,創始人是龍樹和提婆,所謂的俗諦和真諦的劃分,就是中觀派的理論貢獻。

中觀有一個特點,就是只破不立。他們不會說佛法“是”什麼,也就是不對佛法做“立論”;而只說佛法“不是”什麼,總是去破掉其他宗派的理論,也就是只對佛法做“破論”。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從中觀理論來看,佛法的真諦是超越語言的,沒法用文字來做肯定性的描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否定性的描述來啓發你的理解。

比如一般人理解的輪回,是死後靈魂離開身體,再寄居到一個新的身體上,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假設是這樣,那輪回就屬於一種“運動”,也就是說,靈魂在時間上有延續,在空間上有位移。

這樣的見解只能算是俗諦,只看到現象,沒有看到本質。

本質上,過去的你和現在的你是兩個人,而這兩個人並不是全然無關的,過去的你是現在的你的原因,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的結果。

換句話說,過去的你雖然並不存在於現在,卻以業力的方式塑造出現在的你。所以輪回從現象上看,有主體;而本質上,是沒有主體的。

當你領悟了「諸法無我」的真諦,就能想到“運動”只是一種幻覺,所以風沒有動,幡也沒有動。

但如果你還無法領悟「諸法無我」的真諦,就容易被幻覺迷惑,覺得風也在動,幡也在動。


我們再從中觀的角度理解。中觀說,“動”是一個極端,“不動”是另一個極端,極端的見解叫作“邊見”;而與“邊見”相反,既不落入這個極端,又不落於那個極端,就是“中觀”。

在風動幡動的問題上,區分誰是風,誰是幡,這叫“分別心”;區分誰動,誰不動,這叫“邊見”。

所以,只要拋棄分別心,就會既看不到風,也看不到幡;只要捨棄邊見,採取中觀,也就無所謂動與不動。

這也是禪師很少說話的原因,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聽上去就答非所問。

比如,太陽黑子是不是黑的?禪宗的說法會說,“是黑的,但也不是黑的”,也可以說“黑就是不黑”。

這聽起來不知道在講什麼,但其實還真的說出了黑子的本質。太陽黑子其實也是太陽表面的明亮火焰,只因為比周邊的火焰暗一些,從地球上看才會看成一個黑點。

所以,無論你的回答是“是黑的”或者“不是黑的”,你都會陷入“邊見”



◼︎為什麼努力沒有結果?

更進階的方式是,機鋒和棒喝。

機鋒:通常是答非所問,比如你問禪師“佛法教人什麼”,禪師會說“我剛剛吃完飯。”

棒喝:禪師冷不防舉起棍子打徒弟一下,還會伴隨著一聲大喝或者某種逼問。

為什麼這方法會有效?

佛教認為,禪定是獲得神秘體驗,進入“頓悟時刻”最理想的方式。而機鋒和棒喝,其實都是禪定的替代方案,可以突如其來地斬斷你的日常體驗和理性思維。

一般人都被教育,要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可是努力了很久,卻看不到結果,偏偏又看到那些獲得成功與回報的人,都說“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也許就是你太過努力,以至於出現盲點卻沒看到,假如這時候突然有個人,給你個機鋒或棒喝,你就會突然進入“頓悟時刻”。

這種事情多半都靠運氣,越努力反而欲速則不達。但古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頓修”的一途上,才會格外強調天資。今天很多人也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在機鋒的字句裡解讀深刻的涵義。

實際上,大多數機鋒,它們並不存在任何“涵義”,只是為了嚇你一跳,讓你從日常體驗和理性思維當中短暫地解放出來,幫你進入“頓悟時刻”。

至於“頓悟時刻”是怎樣的體驗,之後會提到。

這講就是《六祖壇經》的最後一講,接下來會談到一些現代的研究成果,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佛學上的一些經典論題。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什麼是教練?

教練技術(Coaching) 教練技術是應用對話方式,透過有效的教練問題,不斷的探索和釐清,幫助個案跳脫出被困住的「原有思維框架」與「慣性認知觀點」,重新建構一個正向有效的方法,讓個案得到賦能或者重獲面對挑戰的力量,幫助個案克服障礙、實現目標的一門學問

個人成長一定要突破的盲點

小孩多大以後可以看電視?很多文章說必須18個月之後,也有說是2歲前禁止看,還有說是3歲前的。到底哪個是對的? 我猜,很多家長對於看螢幕的時間太長,是害怕孩子近視,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是誰說你很內向還是外向?

那天到學校辦講座,題目是「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天賦」 進行到後半段時,說到“內向和外向”的概念時 有個同學主動舉手說,”我就是內向“ 我問,「同學你覺得內向的定義是什麼?」

心存感恩改變人生實用技巧#3:沒有失敗這回事,只有我得到什麼回饋

有些人不明白,為什麼生活總是不如人意?就是因為......

妳確定要讓我走在危險的地方嗎?

我沒聽清楚,看著她,請她再說一遍,她指著地上說﹕妳確定妳要讓妳的小孩走在馬路這一邊嗎?

NLP的科學角度1

「當我們碰到難題或狀況時,別坐著,“站起來”會讓你的狀態改變」...... 這真的那麼有效嗎?光是移動身體就會改變自己的感覺或狀態? 有時候不同的人詮釋這樣的想法,講的太過神奇, 以致於這麼有邏輯性的事情也被認為會不會有點怪力亂神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