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玉芳
讀書會後分享-最好的教養,從接受負面情緒開始(二)
2024 Oct 08 讀書心得
接著在這一週跟大家分享我看這本書認為最需要記住並且刻意練習的部份,作者提到當孩子行為出現我們無法理解時,可以對自己提問下面這七個問題,她說幾乎都可以回應所有的狀況
1・他經歷了什麼?
2・他在說什麼?
3・我想向他傳達什麼訊息?
4 . 我為什麼這麼說?
5・我與孩子的需求是否相互競爭?
6・對我來說,什麼最珍貴?
7・我的目標是什麼?
1・他經歷了什麼?
這個問句跟我當時在讀創傷知情時,有一個意思相同的問句﹕**他發生了什麼事**?而非"他為什麼要這樣"。有時候,當我們面對小孩的情緒爆發,真的會覺得手足無措。他們的反應總是那麼激烈,好像一點點小事就能讓他們大哭或生氣到不行。其實,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發展完全,還不懂得怎麼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還不會像我們一樣,懂得推理或轉換角度來看事情。他們的世界就是此時此刻的,不像大人會思考未來或設身處地去想別人的感受。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但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他們當下真實的情緒。
小孩子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淹沒,因為他們還不懂得怎麼處理那些複雜的感受。所以,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幫助他們找到表達情緒的出口。孩子會本能地嘗試賦予自己的經歷一些意義,並用他們有限的方式去理解和詮釋世界。但問題是,他們獲得的資訊往往不完整,甚至有時會是錯誤的。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孩子的反應讓我們覺得不太合理,因為他們看事情的方式跟我們很不一樣。
這也會影響他們對自己、對父母、對生活的看法。比如,一個小小的事件可能會在他們的心裡形成一個“結”,這個結如果沒有解開,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行為和發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作為父母,要學會真正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評價他們的反應。
當我們嘗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時,重要的是我們要放下成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別覺得他們的感受無關緊要,因為有時候我們認為的小事,在孩子的世界裡可能是天大的事。事實上,我們無法真正知道他們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忽略他們的感受。我們應該相信,孩子的情緒是有原因的,哪怕這個原因看起來和當下的情境不太符合。
該怎麼幫助孩子處理他們的情緒呢?
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當他們哭泣、喊叫或是發抖的時候,我們只需陪在他們身邊,而不是急著讓他們“冷靜”。這些情緒的發洩是他們釋放壓力、恢復內心平衡的一種方式。我們需要相信他們能自己找到方法,因為他們知道什麼對自己是好的。如果我們能夠靜靜地陪著他們,不打斷,讓他們把情緒發洩完,通常孩子之後會變得更放鬆,甚至對我們更信任。
當孩子稍微長大,開始學會說話後,我們還是要繼續保持這種態度,認真對待他們的情感。當他們哭的時候,不要問“為什麼哭?”因為這會讓他們試圖給你一個理性的解釋,而這個解釋往往跟他們真正的困擾無關。相反,你可以問“怎麼了?”、“什麼讓你這麼難過?”或者“你是不是有點害怕?”這些問題會讓孩子更願意打開心扉,讓你了解到他們真正的感受。
其實,當我們面對孩子那些強烈的情緒時,常常會感到無力,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們走出困境。但如果我們能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就能更好地解開那些情感的“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無法用一個標準的方法來應對所有的情況。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嘗試和學習,隨著孩子的成長一起調整。
我們需要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孩子正在經歷什麼?”當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面對孩子的情緒時,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們,並找到最適合他們的引導方式。
1・他經歷了什麼?
2・他在說什麼?
3・我想向他傳達什麼訊息?
4 . 我為什麼這麼說?
5・我與孩子的需求是否相互競爭?
6・對我來說,什麼最珍貴?
7・我的目標是什麼?
1・他經歷了什麼?
這個問句跟我當時在讀創傷知情時,有一個意思相同的問句﹕**他發生了什麼事**?而非"他為什麼要這樣"。有時候,當我們面對小孩的情緒爆發,真的會覺得手足無措。他們的反應總是那麼激烈,好像一點點小事就能讓他們大哭或生氣到不行。其實,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發展完全,還不懂得怎麼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還不會像我們一樣,懂得推理或轉換角度來看事情。他們的世界就是此時此刻的,不像大人會思考未來或設身處地去想別人的感受。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但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他們當下真實的情緒。
小孩子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淹沒,因為他們還不懂得怎麼處理那些複雜的感受。所以,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幫助他們找到表達情緒的出口。孩子會本能地嘗試賦予自己的經歷一些意義,並用他們有限的方式去理解和詮釋世界。但問題是,他們獲得的資訊往往不完整,甚至有時會是錯誤的。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孩子的反應讓我們覺得不太合理,因為他們看事情的方式跟我們很不一樣。
這也會影響他們對自己、對父母、對生活的看法。比如,一個小小的事件可能會在他們的心裡形成一個“結”,這個結如果沒有解開,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行為和發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作為父母,要學會真正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評價他們的反應。
當我們嘗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時,重要的是我們要放下成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別覺得他們的感受無關緊要,因為有時候我們認為的小事,在孩子的世界裡可能是天大的事。事實上,我們無法真正知道他們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忽略他們的感受。我們應該相信,孩子的情緒是有原因的,哪怕這個原因看起來和當下的情境不太符合。
該怎麼幫助孩子處理他們的情緒呢?
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當他們哭泣、喊叫或是發抖的時候,我們只需陪在他們身邊,而不是急著讓他們“冷靜”。這些情緒的發洩是他們釋放壓力、恢復內心平衡的一種方式。我們需要相信他們能自己找到方法,因為他們知道什麼對自己是好的。如果我們能夠靜靜地陪著他們,不打斷,讓他們把情緒發洩完,通常孩子之後會變得更放鬆,甚至對我們更信任。
當孩子稍微長大,開始學會說話後,我們還是要繼續保持這種態度,認真對待他們的情感。當他們哭的時候,不要問“為什麼哭?”因為這會讓他們試圖給你一個理性的解釋,而這個解釋往往跟他們真正的困擾無關。相反,你可以問“怎麼了?”、“什麼讓你這麼難過?”或者“你是不是有點害怕?”這些問題會讓孩子更願意打開心扉,讓你了解到他們真正的感受。
其實,當我們面對孩子那些強烈的情緒時,常常會感到無力,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們走出困境。但如果我們能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就能更好地解開那些情感的“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無法用一個標準的方法來應對所有的情況。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嘗試和學習,隨著孩子的成長一起調整。
我們需要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孩子正在經歷什麼?”當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面對孩子的情緒時,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們,並找到最適合他們的引導方式。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