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極簡佛學⟫05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 壞人樂逍遙?

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05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 壞人樂逍遙?

2024 May 05 學習力 ⟪極簡佛學⟫
◼︎「業力和輪迴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佛陀認為萬事萬物皆在因果律的束縛,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因果律的束縛力就是業力

因=業,果=報,也可以叫果報、報應;因果就是業報

說了一句話,叫口業
做了一件事,叫身業
動了一念頭,叫意業
種下因=造業,會有相應的報

所以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其實是少了一個字的

善業:善念、善言、善事造的業
惡業:惡念、惡行、惡事
無記業:不善不惡的業

善業有善報,惡業有惡報,無記業不得果報,自己作的業會報應在自己身上,這就是「自作自受」

之前我們說過,佛學其實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學問,佛陀的大智慧便在於兩千多年前,就能想通許多邏輯性的問題。假如要跳脫這個因果律,那麼不行善、不作惡,只修行就不會產生果報,便不會被因果律束縛,便可跳出六道輪迴

因此在上一講提到,為什麼修行要出家?從佛陀的觀點來看,只要與別人的關係越少,讓生活越簡單,便能讓業力逐漸停下來

比如,你覺得別人挨餓受凍是在受苦,錦衣玉食才是好的,其實從底層邏輯來看,那都是在受苦,幫助挨餓受凍的人,讓他們走出困境,只是讓他們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

唯一的辦法是教會他們佛法,通過修煉脫離六道輪迴的苦海



◼︎如果業力最後會回到自己身上,那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

大多數人不會認為,幫助別人其實是讓他們跳火坑,深植在潛意識的觀念就是:”作善業就會有善報,作惡業就會有惡報“,因此我們還是要盡力去做善事,不一定求的是善報,至少也不是造惡業。

可是每當看到新聞,就會看到不少這類新聞:好人沒有善報,而壞人卻享受著榮華富貴,過著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於是就咬牙切齒、心懷激憤的在爆怨公社發文,或者退一步的做法是,在社群媒體發抱怨文,忍不住就造了惡業。

更有趣的是,抱怨似乎不會讓自己遭到惡報,反而覺得身心愉快。而且,也不是真的傷害到人,讓人流血之類的,這也不算是什麼惡業啊!於是從一開始的忍不住,到後來變成常態的抱怨,因為”這樣才爽嘛!“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呢?“其實這是他們心裡的想法,也許他們真不願意一直抱怨,但是這個邏輯性的問題似乎無解......

究竟發表負面情緒到底會帶來什麼後果?在一本經典古書⟪三世因果經⟫,其實已經初步解答了這個問題,這是古中國人的獨立創作,不是印度佛經,隨著時間過去,逐漸變成民間最流行的佛經,經中的“三世因果論”,”講善惡有報、勸人孝順父母。經中有一句話解釋這個問題:“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果,今生做者是”。

但這還是比較初淺的說明,跟佛陀的原意並不相同。要知道,業力分成兩種
定業:前因有可能導致確定性的結果
不定業:因為自由意志,可能有不確定的結果

你以為你造的善業或惡業,屬於「定業」,而實際上那是「不定業」。所以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

關鍵性的答案是:那些不定業,實際上是在「六道輪迴」才會有報應,而會問這個問題,都是忘記了有「六道輪迴」,而這個觀念是印度傳來的,古中國沒有。古印度用宗教的做法,讓這個觀念深植人心;古中國則用書籍和說唱的方式,讓人們記得,效果當然沒有宗教的方式好。

業力是具有不確定性的,也因此修佛法才有意義,也就是頓悟。比如,鴛掘摩羅是當時古印度的大壞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後來被佛陀點化,當世就證得阿羅漢果位。如果業力是確定的,鴛掘摩羅就不可能在當世悟得佛法。



◼︎四大皆空

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古中國和古印度各有各的學說
古中國人:「五行」,金、木、水、火、土
古印度人:「四大」,地、水、火、風

可以說,地≈土(≈是約等於的符號);風≈氣

「四大」又有它的特性—
四個作用:持、攝、熟、長(音:掌)
四個性質:堅、濕、煖(音義皆同暖)、動
因這四種作用與性質,萬事萬物才有千變萬化的形態和生老病死的流轉

在⟪金光明最勝王經⟫中有段經文是這樣的—
地水火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
身體就是四大的聚合,四大在因果齒輪不斷發生作用

同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居一篋(音:欠)
但四大就像四條毒蛇住在同一個筐中,彼此纏鬥不休

此四大蛇性各異,雖居一處有升沉
四蛇各有不同,地、水這兩條毒蛇會往下沉,風、火這兩條毒蛇會往上升

心識依止於此身,造作種種善惡業
我們的意識就依附在這樣糟糕的身體,沈淪在因果報應裡

還有”空“和“識”,與四大合稱“六大”—
空:空間,萬事萬物的存在和運動都需要在空間裡進行
識:意識,人和動物各有各的意識,一切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

把這六大分成「地水火風空」和「意識」,前五個是「物質性元素」,等同於「色」,也等同於「色法」;「意識」等同於「精神性元素」,等同於「心法」



◼︎什麼是「諸法無我」?

我們知道身體是「四大」的聚合,但不能隨心所欲的變換聚合方式,比如:長出三隻手。原因在於「四大」各有各的因果軌跡;我們知道自己有「意識」,但大部分行動都不是自己的意識決定的,比如:要努力讀書,卻在想讀書的時候滑手機

這樣說起來,人,其實是不由自主的,而人生的目標,是要追求獨立自主

獨立就是自在,也就是不受業力束縛,不依賴任何事物存在;自主就是自由,自己能完全做得了自己的主,不受任何事物的阻礙。假如修成正法,涅槃了,那就是「自由自在」,這也是這個詞的由來,學佛就是在追求「自由自在」

所以我們並不能主宰自己的意識,意識也是六大之一,萬事萬物皆是六大的聚合,假如真的能主宰,那主宰自己意識的“你”,從何而來?
這就是四法印的“諸法無我”,無我並不是”我“這個人不存在,而是不存在某個主宰

要知道,”我“是錯覺,佛學叫做“假有”,是一種虛幻的存在物。普通人錯把”假有“當成“實有”,佛學叫做“我執”,破除了我執,才能得到解脫

可以參考下面心智圖,了解文章脈絡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NLP教練做什麼?

NLP透過觀察個案的五感和潛意識所抛出的訊息,了解個案大腦編碼,協助個案刪除舊想法,安裝新觀念,並透過教練技術幫助個案確認現有狀態,確認目標為何,最終實現目標

避免約會暴力,別讓孩子從小就被情緒勒索

前些時候我去學校邀約的講座,主題是「約會暴力」,講座中我分享了我朋友的案例:她身上經常有大小瘀傷、咬傷,我好奇的問她﹕『傷口怎麼來的?』

幫助孩子釐清爭執點

兒童情緒表達(一)-我很生氣

孩子都是能說出引發情緒的原因,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也是孩子能表達的情緒,這些事件的背面更深層的情緒是委屈、挫折、失望、焦慮...等等,孩子無法也不會表達的情緒,需要爸爸媽媽的協助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深層的情緒為何?

自然後果與情緒勒索

兄弟姐妹的競爭,其實是愛的表現

兄弟姐妹本來就是透過互相競爭來讓自己在這個家庭被重視,如果良性競爭能為彼此帶來成長,父母是可以樂觀其成,不需太過擔心;唯獨要注意的是我們如何能他們的競爭中,創造出激勵的火花,而不是相殺的刀光,父母的語言可以帶來和諧,也可能帶來分裂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