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讀書心得分享-⟪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

人生教練 智傑

讀書心得分享-⟪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

2024 Jun 03 讀書心得
這幾天聽了這本書有些啟發,下面我會用重點摘要的方式,棕色字體是我自己的思考,給大家參考。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感覺來得快,去的也快

在非洲,只要給小孩打一針12美分的疫苗,差不多接近新台幣4塊錢,就能讓死於瘧疾的人數少一半;每個媽媽有3美元的補助,就可以救了一半的孩子。

3美元,在台灣有時連吃一餐都不止,更別說歐美國家的高物價,大概只能買一杯咖啡,可見3美元這個數字有多麼小。而過去50年,全球的國際組織,花了超過23萬億美元,卻還是無法減少死於瘧疾和兒童死亡的數字,還是有將近13億人處於貧窮的狀態。

書中作者在40個國家,做了240多個實驗項目,除了讓你知道失敗原因和成功方法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些原因和方法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


我的小孩,有時會因為他“覺得”功課很多,心情煩躁,還沒寫就有畏難的情緒產生,於是光處理情緒就耗掉不少時間。(用引號特別標註,是因為通常都是他“認為”,而事實並不是如此)

好不容易把功課做完,鼓勵他“你很棒!”,他也很開心,覺得功課做完了。可是等到下一次功課很多的時候,又重來一次。每次都要處理他的情緒,久了大人也會跟著很煩躁。

後來我仔細觀察他的情況,用了一個方式,就解決了絕大部分他情緒的問題。

有一次他又“覺得”功課很多,又開始出現鬧脾氣,拖延不做的狀況。我告訴他,每寫完一項功課,就紀錄花了多少時間寫,看看每一項功課到底用了多久時間。

第一次開始記錄,總共5項功課,有國語抄寫、數學習作等等,他總共花了29分鐘,也就是不到半小時。

我問他,「這樣會很久嗎?」他搖搖頭說“不會”,而且附加的好處是,他覺得紀錄時間,就很像在玩遊戲,很像是一種挑戰成功的感覺。

第二次沒那麼順利,又開始在鬧,好不容易處理完,那次5項功課,總共用了接近40分鐘。

後來幾次就漸入佳境,偶有情緒爆發的時候,但他對於寫完作業要用的時間,已經越來越有概念了。

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爸爸媽媽要仔細觀察小孩的情況,才能找出適合孩子的方法。

很多時候如果你想說服別人,用數據呈現,會比光用嘴巴說還要好。說服自己也是如此,給自己有數字參考,會比一直鼓勵自己,告訴自己“我很棒!”,還要來得有效果。



◼︎理論是死的,人是活的

沒錢吃飯會餓肚子,有了錢就先填飽肚子,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這樣做,當然對於這些窮人也是。那如果還有多一點點錢,他們會怎麼做呢?這些錢不是買更多的食物,而是花在更好吃、價錢更高的食品,或是煙、酒等非必需品,還有電視機、紅白包等等用途。

看到這裡,你大概會想:“電視機能吃嗎?自己都吃不飽了,還送紅白包?”但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雖然這篇文章討論的窮人,主要是在南亞和非洲地區,可是你只要看看新聞,有些人為了實現他的夢想,寧願只能啃著麵包果腹,也要堅持下去。

“實現夢想“,跟這些窮人,是一樣的嗎?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中,買電視機、送紅白包,這部分屬於社會需求,希望被尊重的需求。如果別人家都有電視,你家沒有,這不是會被看不起嗎?親朋好友結婚,村子裡每個人都送禮了,就你不送,以後在村子裡還能過嗎?

所以,有些人或有些書,在解讀馬斯洛需求理論時,會說「人們會先致力於滿足低層次的需求,才轉而追求高層次需求。」在這裡很明顯是不成立的



◼︎知道了還要做到

得了痢疾,就是拉肚子,嚴重時會死掉。只要在飲用水中加入消毒劑,或是兒童拉肚子時,讓他喝口服補液,就能免於死亡。而且消毒劑和口服補液,甚至都可以免費拿到。

這麼簡單、不用錢、還可以救命的方法,施行起來效果如何呢?結果是,全球每年還會有150萬兒童死於痢疾。因為只有10%的貧困家庭使用了消毒劑,只有1/3的拉肚子兒童喝了口服補液。

更誇張的是,生病了不去正規的診所看病,只找村子裡沒執照的醫生,或是用草藥治療的巫醫。

這到底是為什麼?

不去正規診所看病的原因有3個:

1.窮人只能去公立的衛生站看病,但衛生所一天開了6小時,有接近一半的時間,醫生和護士都不在。要是你,你會去嗎?

2.就算醫生在,也常常心不在焉,所以窮人根本不信任衛生站。

3.如果小孩拉肚子,衛生站按規定只能開口服補液,父母會覺得這是在敷衍了事,寧可找赤腳醫生或巫醫。

那為什麼又不願意往水中加消毒劑呢?原因很簡單,太麻煩。每次喝水,都要記得加一點消毒劑,這真的很麻煩。更重要的是,這跟吃健康食品一樣,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要堅持下去,實在不容易。

那怎麼辦呢?兩個辦法。

1.盡量減少使用時的麻煩。研究人員在水井旁邊裝一個消毒器,每個人打水的時候,只要隨手轉一圈這個消毒器,就可以釋放出一些氯元素,等於是被消毒過了,這個方法大大提高了消毒劑的使用率。

2.給獎勵。比如明知道給孩子打疫苗有好處,但是父母總是有各式各樣的事情,無限期拖延接種,導致最終完成率很低。後來,他們想了個辦法,只要有來打疫苗的人,就獎勵2磅乾豆子,接種完成率立馬從6%提升到38%。

這段我的感想有三個:

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從「知道」到「做到」。明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但卻做不到;明知道時間晚了該去睡覺了,卻還是忍不住短影音一部一部的看下去......

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這是第一步,但這世界上已經是資訊氾濫,有太多正確的訊息像潮水般向我們撲來,卻沒有看到我們的生活有等比例的改變,所以減少開始前的麻煩,給自己一些獎勵,是建立好習慣的第二步。

有關這部分,可以參考⟪原子習慣⟫這本書,裡面有很多建立好習慣的操作方法。

甚至還有第三步,就是減少資訊的輸入,已經夠多了。

二、書中這些窮人不是笨,只是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說,不只是窮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是不聽建議的,人只聽他自己想聽的,如果你說了個建議,而對方聽進去,那就是他心裡有想過或知道,只是你提醒了他。

三、在書中描述的窮人,碰到衛生所的醫護人員出席率很差,就乾脆不去了,但這不就像有些人會說,“小時候我的原生家庭造成的陰影,讓我現在都無法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等等類似的說法嗎?

這可不是在批判這些人,反而給我的啟發是:無論外在環境或是以前有多糟,都不是造成自己停滯的原因,就像書中的窮人,有了資源,還得自己願意往前行動啊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你都叫你的小孩小屁孩嗎?

之前有一陣子常常看到有人說“小屁孩”,可能是講自己的小孩,也有可能是網友說到比他年紀小的,那你真的知道小屁孩的意思嗎?

你給孩子支持了嗎?

前天上課上了一整天,有人陪的姐姐在家裡也玩了一整天,直到我們回到家的時候問她「妳功課寫完了嗎?」本來還很開心在玩玩具的她,突然想到功課沒做完,但又想要繼續玩,越想情緒就越上來,開始崩潰大哭說她的功課很多做不完,不斷的又哭又鬧脾氣

正面思考無效的關鍵,是你忽略了真正的「主動積極」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座重點分享(下)

◼︎你可能誤解了「主動積極」的意思 就如前文提到,談到品德,沒有人會認為自己不正直、不謙虛、不誠信;同樣的,如果有人問你,是個“主動積極”的人嗎?大概很少人會回答”我很被動消極“。 因此,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具有這項”習慣“,便誤解了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因為,大部分人對它的定義,更偏向於正面積極 但是,作者對於「主動積極」想表達的意思是,不光是碰到刺激發生時,所做出的反應。 更是因為自己先一步地採取行動,導致了改變。

⟪極簡佛學⟫14 能感到迷惘是人的特權

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要過河,看到來了一個漂亮的姑娘,姑娘一看河水,便說:「哎呀,河這麼深我不敢過,你們誰背我吧!」小和尚立刻閃開:「開玩笑,我們出家人怎麼可以背妳呢?」 老和尚卻背著姑娘過河了。等過河之後,姑娘和他們分道而走。走著走著,小和尚愈走愈氣,忍不住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出家人不近女色,那您今天為什麼要背那個姑娘呢?」老和尚說:「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到現在卻還沒有放下啊!」 這個故事,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

為什麼持續學習卻無法改變? ⟪華杉讀書筆記⟫重點解析(二)

華杉說,有些人,到處聽課,是自欺欺人、自我麻醉,搞得自己很忙,上很多課,而且上不同的課,聽不同的說法,當看戲一樣。 這些人最喜歡的,就是“被顛覆”,一說某某老師的講解,顛覆了自己之前的認識,就興奮得不得了。 人們喜歡被顛覆,喜歡聽新的東西,那是因為他的行為與認知無關,沒有做到知行合一,都是“玩物喪志”,口耳之學。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