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如果我們沒機會讓孩子成為富二代 我們也可以當富一代的爸媽
2024 Feb 25 覺察與啟發 父母成長
最近很夯的新聞
就是那兩個行程被排得很滿的孩子
有一個看這件事的角度
一直都沒發現
大部分的看法就是
“家長有自己的期望”
“沒有痛苦哪有快樂”
“孩子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很可憐”
“我希望孩子快樂比較重要”
不過還有一個角度,那就是
☞“這兩個孩子沒有機會沈迷在手機上啊!”
◼︎為什麼小孩會沈迷在手機上?
(其實大人也喜歡)
人就是一種很怕無聊的生物
沒事做就會找事做
有事做還不行
還要做那些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
看手機的愉悅
嚴格來說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抵抗
那種多巴胺分泌的快感
以前家裡剛有486的電腦時
三更半夜都要爬起來玩“三國演義“
只是以前的電腦
還需要背指令
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
多巴胺分泌的還不夠
現在有了智慧型手機
就是一台操作非常簡單的小型電腦
大大降低了操作門檻
而且在使用自己的手機時
從心理上來說
等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那感覺就已經讓人無法抵抗了
再加上大部份人會一直喜歡看手機
都在”社交、看影片、玩遊戲“
這三種功能都被設計到讓你離不開
比如Line,設計了小紅點
不斷提醒你要看
甚至有人的手機還沒關掉通知
一直閃出訊息
FB,不斷往下滑的資訊
刺激我們一直期待要看到新動態
”新“,就是一種沒人能抵抗的感覺
再加上貼文留言之後
還會有小紅點在右上角告訴你
”要去看喔,有人注意到你喔“
誰不喜歡被注意到的感覺?
◼︎短影音是害人的東西嗎?
手遊和短影音,尤其是後者
把所有想的到讓人離不開它的方式
全部集中起來
如果說這是不道德的
那抖音這個短影音的創始者張一鳴
應該會下地獄吧😄
但其實他只是看到了這種
人類喜歡多巴胺分泌的原始本能
剛好搭上時代進步的腳步
才有了短影音的發明
就算沒有他,科技進步到了這個時候
總會有某個人發明了某個東西
來得到人們的注意力
或者回到最一開始說的
人就是一種很怕無聊的生物
沒事做就會找事做
◼︎有覺察力的人要幫忙
有覺察力的人,無論做什麼
都希望能有掌控感,不被控制
覺察力不夠的人,就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帶走
誰有覺察力?通常是有教育意識的人
比如孩子的父母或者老師們
那要怎麼做?
就是讓孩子在沈浸在手機的快感之前
用別的事情讓他們感到快樂
白話文就是
「幫他們找事做」
(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幫自己找事做)
別的事包括哪些?
大概可以設想到的項目是
靜態類:
看書、冥想、創作
(包括寫作、畫畫、音樂、編寫程式等等)
動態類:
玩遊戲、做家務、整理東西、運動、當志工、實體聚會(家人朋友等等)
以我們家為例
身為兩個孩子的爸媽
因為我的孩子還小
還能在我們的控制範圍
聽得進我們的話
他們空閒時不知道要做什麼(比如去阿嬤家)
我們會提醒他們要找事做
比如帶書、帶玩具、玩牌卡、桌遊
忘了提醒他們,或者他們沒先計畫好
他們就得自己想
比如玩扮演遊戲、文字接龍
兩個孩子還會常常比賽
在路上數看到幾輛白色的車
(每次都是姊姊贏😄)
總之在還沒有一定要用手機的年紀時
我們不會讓他們用手機
◼︎從源頭開始,用其它興趣代替用手機
有人會說,”我用手機是在學習“
這比較適用在大人身上
人會有一種,能把自己常常碰觸的東西
延伸成自己多出來的部分
比如常開車的人
方向盤和自己就已經融為一體了
”人車合一“這個形容詞真的很恰當
既然是自己的一部分
你看現在的人出去旅遊,還有人會掉手機嗎?
那根本就已經是自己另一個器官了
所以如果覺得”用手機是學習的方式“
想讓孩子也這麼做,在經濟能力允許的話
先讓孩子優先接觸有鍵盤的電腦
比如桌機或筆電
而不是直接用手指碰觸螢幕
接著讓他們學習編寫程式
而不是使用別人編寫的程式
一旦他們感受到編寫程式的樂趣
就會自然不會有想法去玩手機
這樣是不是無形中
既解決了孩子沈迷手機的問題
又讓他們感到學習的快樂?
說不定下一個張一鳴就在我們身邊
如果我們沒機會讓孩子成為富二代
至少讓他們成為富一代
我們當他們的爸媽
也挺好的,是吧?!😄
就是那兩個行程被排得很滿的孩子
有一個看這件事的角度
一直都沒發現
大部分的看法就是
“家長有自己的期望”
“沒有痛苦哪有快樂”
“孩子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很可憐”
“我希望孩子快樂比較重要”
不過還有一個角度,那就是
☞“這兩個孩子沒有機會沈迷在手機上啊!”
◼︎為什麼小孩會沈迷在手機上?
(其實大人也喜歡)
人就是一種很怕無聊的生物
沒事做就會找事做
有事做還不行
還要做那些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
看手機的愉悅
嚴格來說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抵抗
那種多巴胺分泌的快感
以前家裡剛有486的電腦時
三更半夜都要爬起來玩“三國演義“
只是以前的電腦
還需要背指令
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
多巴胺分泌的還不夠
現在有了智慧型手機
就是一台操作非常簡單的小型電腦
大大降低了操作門檻
而且在使用自己的手機時
從心理上來說
等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那感覺就已經讓人無法抵抗了
再加上大部份人會一直喜歡看手機
都在”社交、看影片、玩遊戲“
這三種功能都被設計到讓你離不開
比如Line,設計了小紅點
不斷提醒你要看
甚至有人的手機還沒關掉通知
一直閃出訊息
FB,不斷往下滑的資訊
刺激我們一直期待要看到新動態
”新“,就是一種沒人能抵抗的感覺
再加上貼文留言之後
還會有小紅點在右上角告訴你
”要去看喔,有人注意到你喔“
誰不喜歡被注意到的感覺?
◼︎短影音是害人的東西嗎?
手遊和短影音,尤其是後者
把所有想的到讓人離不開它的方式
全部集中起來
如果說這是不道德的
那抖音這個短影音的創始者張一鳴
應該會下地獄吧😄
但其實他只是看到了這種
人類喜歡多巴胺分泌的原始本能
剛好搭上時代進步的腳步
才有了短影音的發明
就算沒有他,科技進步到了這個時候
總會有某個人發明了某個東西
來得到人們的注意力
或者回到最一開始說的
人就是一種很怕無聊的生物
沒事做就會找事做
◼︎有覺察力的人要幫忙
有覺察力的人,無論做什麼
都希望能有掌控感,不被控制
覺察力不夠的人,就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帶走
誰有覺察力?通常是有教育意識的人
比如孩子的父母或者老師們
那要怎麼做?
就是讓孩子在沈浸在手機的快感之前
用別的事情讓他們感到快樂
白話文就是
「幫他們找事做」
(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幫自己找事做)
別的事包括哪些?
大概可以設想到的項目是
靜態類:
看書、冥想、創作
(包括寫作、畫畫、音樂、編寫程式等等)
動態類:
玩遊戲、做家務、整理東西、運動、當志工、實體聚會(家人朋友等等)
以我們家為例
身為兩個孩子的爸媽
因為我的孩子還小
還能在我們的控制範圍
聽得進我們的話
他們空閒時不知道要做什麼(比如去阿嬤家)
我們會提醒他們要找事做
比如帶書、帶玩具、玩牌卡、桌遊
忘了提醒他們,或者他們沒先計畫好
他們就得自己想
比如玩扮演遊戲、文字接龍
兩個孩子還會常常比賽
在路上數看到幾輛白色的車
(每次都是姊姊贏😄)
總之在還沒有一定要用手機的年紀時
我們不會讓他們用手機
◼︎從源頭開始,用其它興趣代替用手機
有人會說,”我用手機是在學習“
這比較適用在大人身上
人會有一種,能把自己常常碰觸的東西
延伸成自己多出來的部分
比如常開車的人
方向盤和自己就已經融為一體了
”人車合一“這個形容詞真的很恰當
既然是自己的一部分
你看現在的人出去旅遊,還有人會掉手機嗎?
那根本就已經是自己另一個器官了
所以如果覺得”用手機是學習的方式“
想讓孩子也這麼做,在經濟能力允許的話
先讓孩子優先接觸有鍵盤的電腦
比如桌機或筆電
而不是直接用手指碰觸螢幕
接著讓他們學習編寫程式
而不是使用別人編寫的程式
一旦他們感受到編寫程式的樂趣
就會自然不會有想法去玩手機
這樣是不是無形中
既解決了孩子沈迷手機的問題
又讓他們感到學習的快樂?
說不定下一個張一鳴就在我們身邊
如果我們沒機會讓孩子成為富二代
至少讓他們成為富一代
我們當他們的爸媽
也挺好的,是吧?!😄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