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聽話哲學會害了你一輩子

人生教練 智傑

聽話哲學會害了你一輩子

2024 Aug 28 父母成長
這篇文章要告訴你的是:

如果你沒有小孩,要擺脫聽話哲學的邏輯。
如果你身為孩子的父母,要拿捏著聽話哲學的尺度。



◼︎聽話哲學會害了你一輩子,如果你不去處理

每一個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

然而,現在越來越多論點在告訴你:要做你自己。

“做你自己”,就不會是聽話的孩子,這兩個論點是矛盾的。

沒有任何一個父母親,會在孩子過馬路的時候,跟他說:“記得做你自己喔!”這樣說的結果,保證會出事。

所以文章一開始說了,父母親要拿捏好尺度。

一旦拿捏不好,讓孩子把“你要乖乖聽話”這句話印在腦子之後,就會出現以下情況:

不想惹事生非、希望和人和睦相處。
生活安穩就好,不要有太多變化。
害怕衝突,有衝突發生時,會傾向於退讓。
希望權威肯定,包括父母、老師、主管,甚至比自己年長的人......



◼︎聽話哲學帶來的問題

這當中夾雜著人們想要和不想要的生活方式,於是會讓許多人糾結,該不該讓自己聽話,該不該讓孩子聽話。


大腦中有著聽話哲學的人,他們從小就被父母管得很嚴,當他們成為父母的時候,他們往往也會在無意識當中,讓子女變得非常辛苦、非常緊張。

比如,他們一定聽自己父母說過類似的話:

“我的孩子非常乖”
“從來不調皮惹事”
“有點內向”
“他願意練兩個小時的(某種樂器),沒聽過他抱怨”

聽起來好像沒問題,但其實他們心裡的感受是什麼?只能先壓抑著,優先讓父母感受到驕傲。

等他們成年了,進入社會了,在人際關係上就會表現得特別害羞、畏懼衝突,缺少自信,有的人甚至都不敢談戀愛或結婚。



◼︎原因何在?

如果剛好你身邊有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觀察一下,是不是常常有這兩種感覺:羞恥感和內疚感。

讓孩子有聽話哲學印在大腦裡,進而讓羞恥感和內疚感不斷影響著自己,根據心理學家Erik Erikson的研究,原因來自於以下兩個:


●羞恥感

在孩子18個月到3歲之間,限制孩子、過度保護,於是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便發展得不完整。

長大之後,事情沒做好、做錯了,會先自我懷疑,接著感到苦惱,於是就產生了羞恥感。

而這樣帶來的後果是,羞恥感比較敏感的人,會被不敏感的人影響著。

用白話說,就是比較無恥的人,可以操縱那些對自己有要求、會感到羞恥的人。

比如:

有位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透過相親結婚。後來他的妻子發現他的公司有違法的部分,就逼迫丈夫把一些錢轉給自己,不然就要舉報他,還會把他是B肝帶原者的事公佈在網路上。

結果這個創業者不斷被自己的妻子勒索,最後垮了,走上絕路。而事實是,他的公司違法根本就不嚴重,公佈是B肝帶原者,也根本不會影響。

最後走上絕路,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聽話哲學在作祟。



●內疚感

孩子在3~6歲的時候,會主動要求要做一些事情,比如舀飯、吃餅乾,這類以前父母幫他做的事。

當他做不好的時候,他會有一種內疚感,覺得自己明明長大了,怎麼會做不好?!

這時,如果父母用鼓勵的方式,便可以化解他們的內疚感,他們就會越來越獨立。

但是,有些父母,他們希望孩子聽話、服從,在心裡希望孩子特別依戀自己。他們會批評孩子,甚至嘲笑孩子的錯誤。

這些父母會說:

“爸爸為了養你,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媽媽就是為了生你,才變成現在這麼胖的”

這種批評和嘲笑,會造成嚴重的內疚感。

孩子是自己要求父母生他們出來的嗎?根本就不可能,可想見這種話有多可笑。問題是,孩子聽到這種話,心中會怎麼想?

他會在所有和父母的衝突當中,都選擇退讓;在學校、在職場等等所有的衝突當中,也都選擇退讓。

這種聽話哲學會伴隨他們直到成年。

你已經長大了,但心中還是有擺脫不了的羞恥感和內疚感。
你已經進入社會了,但你還是害怕權威人士給你的壓迫和威逼。



◼︎解決方法

你心中可能會想:“難道我還可以不聽話嗎?”

當然可以,因為即使你沒小孩,也難免有被聽話哲學困擾的時候;而如果你有孩子,更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

身為父母,記得不要打壓孩子,讓他們試錯,再怎麼糟糕,只要不會受到嚴重的傷害,都是可以是錯的範圍。

沒小孩的人,要隨時注意自己這種感覺的出現,一旦出現,便問自己:“這是不是以前權威人士給的壓力?“、”就算真的有問題,那又如何?“

有的案例是這樣的:

個案很害怕他們隔壁部門的負責人,雖然大家平級,他一見到對方,都是小心翼翼的,自己部門的案子跟對方衝突了,他也會選擇退讓。

透過對話,個案就是那種從小教養特別好,學校裡特別聽話的那種同學。

個案回想起這個隔壁部門的同事,讓他回想到以前曾經遇過的那個暴躁的老師

很像他國中時候的化學老師,很愛罵人,雖然沒罵過他,但個案一看她就感覺到緊張。

經過一陣討論,到了最後,請他想像,如果要跟他吵架,他覺得會輸嗎?

他想了想說:“當然不會,主管更信任我。”

想像最壞的局面,發現其實也不會怎麼樣。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從挫敗到自我提升:我在學校社團的挑戰與收穫

生命中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成就自己的養分,從經歷每次的挫折到改變心態,跟他拚了~不是拚命,而是拚誰能被誰影響,這需要培養強大的內在,而培養強大的內在,從看見自己的冰山開始

為什麼下定決心要改變,卻總是改不過來?

我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帶國旅團,出社會後前幾年的假日,偶爾還是會接團 帶團如果有伴,樂趣會增加不少;相對來說,如果自己一輛車,就會期待碰到認識的人

為什麼持續學習卻無法改變? ⟪華杉讀書筆記⟫重點解析(二)

華杉說,有些人,到處聽課,是自欺欺人、自我麻醉,搞得自己很忙,上很多課,而且上不同的課,聽不同的說法,當看戲一樣。 這些人最喜歡的,就是“被顛覆”,一說某某老師的講解,顛覆了自己之前的認識,就興奮得不得了。 人們喜歡被顛覆,喜歡聽新的東西,那是因為他的行為與認知無關,沒有做到知行合一,都是“玩物喪志”,口耳之學。


別小看這個動作,這是你與孩子建立親密感的關鍵

前幾天跟一群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的小孩從1歲到10歲都有,聊過之後我發現,原以為是每個父母都會知道的事,可以很輕鬆的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互動和親密感,實際上可能大多數爸爸媽媽都不知道。 想想之後,有必要通過這篇文章來說明。當然,就算孩子已經超過小學的年紀,還是可以用的,上高中前都還不遲,越小開始越容易。

兒童情緒表達(一)-我很生氣

孩子都是能說出引發情緒的原因,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也是孩子能表達的情緒,這些事件的背面更深層的情緒是委屈、挫折、失望、焦慮...等等,孩子無法也不會表達的情緒,需要爸爸媽媽的協助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深層的情緒為何?

很多時候,我們跟晚安小雞其實沒什麼兩樣

前一陣子最熱門,也堪稱當事人最愚蠢的新聞,莫過於“晚安小雞”和“新加坡網紅”,為了博取流量而造假的事件了 大部分人看到這個新聞,反應不外乎是“看熱鬧”、或是“當笑話”看罷了,因為我們都認為,自己絕對不會去做這樣的事,對吧?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