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為什麼持續學習卻無法改變? ⟪華杉讀書筆記⟫重點解析(二)
2024 Oct 29 覺察與啟發 讀書心得
接續上文。點此回顧系列文章:別讓知識淹沒了你的行動 ⟪華杉讀書筆記⟫重點解析(一)
華杉說,有些人,到處聽課,是自欺欺人、自我麻醉,搞得自己很忙,上很多課,而且上不同的課,聽不同的說法,當看戲一樣。
這些人最喜歡的,就是“被顛覆”,一說某某老師的講解,顛覆了自己之前的認識,就興奮得不得了。
人們喜歡被顛覆,喜歡聽新的東西,那是因為他的行為與認知無關,沒有做到知行合一,都是“玩物喪志”,口耳之學。
既然耳朵聽來的目的是用嘴巴講說,聽課就一定要聽“新的東西”,一說有新東西,就興奮。
那舊的你都會了嗎?
如果有人顛覆了我過去的認識,對我肯定不是一件輕鬆和高興的事,而是心情沈重!
為什麼呢?因為知行合一,認知決定行為,如果過去的認知被顛覆了,證明過去半輩子對某一事物的認知都是錯的,那是多麼大的人生悲哀!
◼︎你被混淆概念了,發現了嗎?
上面這段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喜歡一直追逐新書、舉辦或參加各式各樣的讀書會,把自己搞得很忙。
為什麼?因為他們想知道,有沒有什麼自己不懂的知識。人又是種充滿好奇的動物,而在這個知識取得很容易的時代,各種資訊鋪天蓋地的而來,彷彿把自己的時間被塞滿了,才不枉此生。
過好這一輩子,當然是個很好的想法,只是方向錯了,永遠都無法抵達終點。
在很便利的取得知識的同時,請你仔細想想,為什麼你把時間用在學習?為什麼你不把時間拿去娛樂、陪家人、做其他的事?
因為,你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是吧?
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你會這麼想呢?這樣的想法源自於一個,現在越來越普遍、卻會不知不覺混淆了自己概念、甚至會影響你人生的說法——“成爲更好的自己(你)”、“成為最好的版本的自己”。
當你不斷反覆的說出、寫出這句話,你不僅在心中默認,同時還在不斷加強一個信念到自己身上:“現在的你不夠好,你需要更好”。
現在,請你暫停閱讀10秒鐘,仔細想想以下這兩個問題:
1.你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聽到或看到這句話呢?
2.在什麼情境下、什麼樣狀態的你,是不夠好的呢?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概念
我用“成爲更好的自己”搜尋,剛好出現劉軒的同名書⟪成爲更好的自己⟫,書中的目錄,恰恰就是能混淆你思維的最佳參考。
目錄中有:“專心,其實很燒腦──專注力篇”、”學語言,有訣竅──語言篇”、“家人的愛,勝過一切──親情篇”、“快樂跟你想的不一樣──正向篇”....等等18個。
(想了解有哪18個,請點此博客來連結)
注意到了嗎?“成爲更好的自己”,這句話隱藏的因果關係是:“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我要更好”。
什麼樣的情境下,你是不夠好的呢?以上面目錄例子而言,”因為不夠專心,所以要更專心“;”因為英文表達能力不好,所以想讓自己有方法的學習“。
這些指的是哪方面?是「技能類」。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從零開始學習,換句話說,天才一開始也不夠好,也是因為學習,才能更好。
而對於“快樂”、“愛”、“幸福”的「感覺類」,很多人也會有類似的想法,覺得自己不夠快樂、不夠幸福、不夠愛別人...
但是,你仔細想想,正常情況下,有沒有哪個小孩,會覺得自己不夠快樂、不夠幸福的、不夠愛自己爸媽的?
答案是沒有。
可以說,我們會有那些不好的感覺,是後天習來的,我們天生就是豐盈富足的!
而這些“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資訊,卻將「技能類」和「感覺類」混為一談,不知不覺在潛意識中植入了“我真的不夠好”的概念,而潛意識是不會自動分類的。
◼︎更好的成為自己
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雕塑出流傳後世的大衛像,有個年輕人問他,“您是怎麼雕刻出這麼完美的大衛像的呢?”
米開朗基羅回他,「其實,我只是想像大理石裡面有雕像,只是鑿掉了不必要的部分,把本來就存在的東西掏了出來。」
年輕人很好奇,“您是如何在一塊大理石中看到大衛的呢?”
米開朗基羅回答,「這需要對大理石有深刻的理解和對雕塑的熱愛。每一塊大理石都有它獨特的形狀和紋理,我只是順應它的自然形態,去發現和釋放它內在的美。」
年輕人又問,“那您在雕刻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嗎?”
他回答,「大理石非常堅硬,每一刀每一鑿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技巧。而且,一旦出錯,就無法彌補。所以,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
在「感覺類」的概念,“你”就是大理石中的大衛像。在先天上,你原本就是最好的,是後天上接受了種種錯誤的想法,被加上去那些不必要的部分。
因此,便如米開朗基羅所說,你需要對自己足夠了解,順應自己的自然形態,發現和釋放自己的美。
你當然會在人生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因此,你需要有耐心,有更好的技巧。
現在所有的學習,就是要學到“更好的”方式,去成為自己!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想贏,一種想贏得爭論
華杉說,有些同學除了喜歡認知被顛覆,還喜歡顛覆老師,聽誰的課他都要挑戰。比如,“我看這老師沒什麼水平,哪個哪個地方他講得就不對。”
老師上課講錯知識固然不對,但你上了一堂課,老師講得對的地方不關注,沒學到,倒是記了一大堆你認為講得不對的,收穫很大嗎?
他提到,有一次我被好友邀請去講課,後來主辦人說:“大家快提問題!華老師可是不容易被問倒的!上次××來,被我們的人問得下不了台啊!”
華杉說,你們這是聽啥課?這是學習嗎?
後來,這位好友帶公司預備幹部來到我公司觀摩,說是要學習運營管理。
之後他們提的問題,沒有一個是請教我的,沒有一個是在偽分享的方法上深入討論的。
所有提問,都是他們在華杉公司發現的“問題”,向我提出質疑,要我進行論證答辯。這就是“玩物喪志”。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Nassim Taleb)曾說,“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想贏,一種想贏得爭論”。
在學習上想“贏”的人,會關注老師講得對的地方,忽略錯誤的地方。
而在學習上“想贏得辯論”的人,則會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至於老師說得對不對,則沒那麼重要了。
便如上文所說,方向錯誤了,是永遠都到不了終點的。
(待續)
華杉說,有些人,到處聽課,是自欺欺人、自我麻醉,搞得自己很忙,上很多課,而且上不同的課,聽不同的說法,當看戲一樣。
這些人最喜歡的,就是“被顛覆”,一說某某老師的講解,顛覆了自己之前的認識,就興奮得不得了。
人們喜歡被顛覆,喜歡聽新的東西,那是因為他的行為與認知無關,沒有做到知行合一,都是“玩物喪志”,口耳之學。
既然耳朵聽來的目的是用嘴巴講說,聽課就一定要聽“新的東西”,一說有新東西,就興奮。
那舊的你都會了嗎?
如果有人顛覆了我過去的認識,對我肯定不是一件輕鬆和高興的事,而是心情沈重!
為什麼呢?因為知行合一,認知決定行為,如果過去的認知被顛覆了,證明過去半輩子對某一事物的認知都是錯的,那是多麼大的人生悲哀!
◼︎你被混淆概念了,發現了嗎?
上面這段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喜歡一直追逐新書、舉辦或參加各式各樣的讀書會,把自己搞得很忙。
為什麼?因為他們想知道,有沒有什麼自己不懂的知識。人又是種充滿好奇的動物,而在這個知識取得很容易的時代,各種資訊鋪天蓋地的而來,彷彿把自己的時間被塞滿了,才不枉此生。
過好這一輩子,當然是個很好的想法,只是方向錯了,永遠都無法抵達終點。
在很便利的取得知識的同時,請你仔細想想,為什麼你把時間用在學習?為什麼你不把時間拿去娛樂、陪家人、做其他的事?
因為,你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是吧?
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你會這麼想呢?這樣的想法源自於一個,現在越來越普遍、卻會不知不覺混淆了自己概念、甚至會影響你人生的說法——“成爲更好的自己(你)”、“成為最好的版本的自己”。
當你不斷反覆的說出、寫出這句話,你不僅在心中默認,同時還在不斷加強一個信念到自己身上:“現在的你不夠好,你需要更好”。
現在,請你暫停閱讀10秒鐘,仔細想想以下這兩個問題:
1.你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聽到或看到這句話呢?
2.在什麼情境下、什麼樣狀態的你,是不夠好的呢?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概念
我用“成爲更好的自己”搜尋,剛好出現劉軒的同名書⟪成爲更好的自己⟫,書中的目錄,恰恰就是能混淆你思維的最佳參考。
目錄中有:“專心,其實很燒腦──專注力篇”、”學語言,有訣竅──語言篇”、“家人的愛,勝過一切──親情篇”、“快樂跟你想的不一樣──正向篇”....等等18個。
(想了解有哪18個,請點此博客來連結)
注意到了嗎?“成爲更好的自己”,這句話隱藏的因果關係是:“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我要更好”。
什麼樣的情境下,你是不夠好的呢?以上面目錄例子而言,”因為不夠專心,所以要更專心“;”因為英文表達能力不好,所以想讓自己有方法的學習“。
這些指的是哪方面?是「技能類」。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從零開始學習,換句話說,天才一開始也不夠好,也是因為學習,才能更好。
而對於“快樂”、“愛”、“幸福”的「感覺類」,很多人也會有類似的想法,覺得自己不夠快樂、不夠幸福、不夠愛別人...
但是,你仔細想想,正常情況下,有沒有哪個小孩,會覺得自己不夠快樂、不夠幸福的、不夠愛自己爸媽的?
答案是沒有。
可以說,我們會有那些不好的感覺,是後天習來的,我們天生就是豐盈富足的!
而這些“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資訊,卻將「技能類」和「感覺類」混為一談,不知不覺在潛意識中植入了“我真的不夠好”的概念,而潛意識是不會自動分類的。
◼︎更好的成為自己
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雕塑出流傳後世的大衛像,有個年輕人問他,“您是怎麼雕刻出這麼完美的大衛像的呢?”
米開朗基羅回他,「其實,我只是想像大理石裡面有雕像,只是鑿掉了不必要的部分,把本來就存在的東西掏了出來。」
年輕人很好奇,“您是如何在一塊大理石中看到大衛的呢?”
米開朗基羅回答,「這需要對大理石有深刻的理解和對雕塑的熱愛。每一塊大理石都有它獨特的形狀和紋理,我只是順應它的自然形態,去發現和釋放它內在的美。」
年輕人又問,“那您在雕刻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嗎?”
他回答,「大理石非常堅硬,每一刀每一鑿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技巧。而且,一旦出錯,就無法彌補。所以,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
在「感覺類」的概念,“你”就是大理石中的大衛像。在先天上,你原本就是最好的,是後天上接受了種種錯誤的想法,被加上去那些不必要的部分。
因此,便如米開朗基羅所說,你需要對自己足夠了解,順應自己的自然形態,發現和釋放自己的美。
你當然會在人生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因此,你需要有耐心,有更好的技巧。
現在所有的學習,就是要學到“更好的”方式,去成為自己!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想贏,一種想贏得爭論
華杉說,有些同學除了喜歡認知被顛覆,還喜歡顛覆老師,聽誰的課他都要挑戰。比如,“我看這老師沒什麼水平,哪個哪個地方他講得就不對。”
老師上課講錯知識固然不對,但你上了一堂課,老師講得對的地方不關注,沒學到,倒是記了一大堆你認為講得不對的,收穫很大嗎?
他提到,有一次我被好友邀請去講課,後來主辦人說:“大家快提問題!華老師可是不容易被問倒的!上次××來,被我們的人問得下不了台啊!”
華杉說,你們這是聽啥課?這是學習嗎?
後來,這位好友帶公司預備幹部來到我公司觀摩,說是要學習運營管理。
之後他們提的問題,沒有一個是請教我的,沒有一個是在偽分享的方法上深入討論的。
所有提問,都是他們在華杉公司發現的“問題”,向我提出質疑,要我進行論證答辯。這就是“玩物喪志”。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Nassim Taleb)曾說,“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想贏,一種想贏得爭論”。
在學習上想“贏”的人,會關注老師講得對的地方,忽略錯誤的地方。
而在學習上“想贏得辯論”的人,則會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至於老師說得對不對,則沒那麼重要了。
便如上文所說,方向錯誤了,是永遠都到不了終點的。
(待續)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