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摧毀束縛,打破自己的匱乏思維

人生教練 智傑

摧毀束縛,打破自己的匱乏思維

2024 Mar 27 覺察與啟發
你有”美國夢“嗎?這個詞來自20世紀30年代的一本小說,代表著「美國的一種理想,其中自由包括繁榮與成功的機會,以及向上流動性。」(以上來自維基百科)

所以當我們說某某人有“美國夢”的時候,不限在哪個國家,他有個理想,想要突破社會階層,打破自己現在的情況,走向社會上層。

更簡單的說,就是想讓自己更有錢,更有地位,而這種狀況,在以前的美國更容易實現,或者更多這樣的故事在美國被看見、宣傳,因此才有”美國夢“這個名詞出現



◼︎如何實現”美國夢“?

如果要實現所謂的”美國夢“,那要怎麼做呢?“選擇大於努力”!除了提升自身的水平,還要選擇周邊跟你相處的人。所以有句話說,「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選擇和誰最常接觸,因為這些人的思考方式,會深深地影響你的選擇。

通常引用這句話時,那“5個人“,指的是身邊的朋友。彷彿如果張忠謀、巴菲特、馬雲...就是我們最常接觸的那5個人,那我們整個水平肯定是不一樣了。

​​雖然這是比喻我們身邊那些優秀的人,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憑什麼當這些人的朋友?又假如,他們真的與我們為友,平均值會不會被我們拉低了?

還有,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些優秀人才的周邊,應該水平會差不多。而當你把這句話對照到現實狀況,你肯定會有個疑惑:“好像不是這樣?”



◼︎那5個人究竟是誰?

我們再回頭看這句話,「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那麼,誰是我們最常接觸的那幾個人?

是我們的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照顧者

也許時至今日,社會事件和網友的影響力很大,但碰到關鍵大事時,我們會不自覺的沿用,從小就在一起的家人的思考模式,他們的思考模式才是影響我們最深的



◼︎長大後的自我學習,不能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嗎?

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意思是說,第一代打拼下來的財富沒辦法傳到孫輩。同樣,當我們把這句話和現實狀況印證,好像也並不是如此。

因為我們會更關注”某某富二代敗家“這種新聞,誰想知道某某人他們家窮很久了?在這種認知偏誤下,更顯得這句話有道理。

話說回來,如果說富人的子孫輩真的過不了三代,那肯定是沒有將孩子們大腦中的護城河建構起來,以至於被那些似是而非的思維逐漸掏空;相反的,窮人為什麼會一直窮下去?因為他們將護城河挖得又深又寬,以至於許多可以改變他們的想法,都被阻擋在外面,自己不但在自嗨,慶幸自己的想法多好多對的同時,還不讓自己的孩子出去,當然也就持續的窮下去

真實的情況是,“窮才會過三代”。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窮“指的不只是金錢上的多寡,更多時候指的是思想上的匱乏,也包括時間、知識、技能、人際關係...感覺匱乏等等,用“窮”或“窮人”這些名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

大陸有個脫口秀節目,裡面有一段關於時間的話,很好的詮釋這個概念:
「一個人啊,竟然可以在沒有錢,也沒有事業的同時,還沒有時間。」

窮人思維通常是怎麼樣的?窮人之所以會窮,就是他們的注意力常常被“匱乏”、“稀缺”的資源所主導,所以窮人思維,也可以說是一種匱乏/稀缺思維


◼︎匱乏思維的影響

假如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稀少的資源上,會帶了什麼影響?

1.一直處於“借用”狀態

沒錢的人->錢在他身上是稀少的
沒時間的人->他能運用的時間很少

以金錢和時間為例,這兩樣資源都具有排他性,用在某個地方,就不能用到另一個地方,同時也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偏偏它們還是必需品。缺少必需品該怎麼辦?只好先把未來有的資源借用過來

比如,這週該做的工作沒時間做,只好挪到下週;那下週該做的事怎麼辦?就挪到下下週。或者,現金不夠,就刷卡;再不夠,想辦法借,真的不行,借高利貸。

那你可能會問,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下去是惡性循環嗎?對這樣的人來說,他只能解決火燒眉毛的問題,以後的事以後再說了

2.無法有多餘空閒

有多餘空閒是什麼樣的狀態?以金錢來說,有多的錢,就可以儲蓄或投資;以時間來說,有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反之,沒有多餘空閒,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陷入緊急狀態,每個月的錢都是還上個月欠的債;被工作塞滿的人,把上個工作做完,就得趕緊做其他沒做完的工作,大腦永遠感覺在趕趕趕,沒有辦法再多做思考

洗衣服的時候,如果塞太滿,洗衣機就轉不動;一條馬路如果有85%的路面上都有車,就一定會塞車,因為只有一有人踩煞車,其他車就會停下來

保留出多餘的空閒,才能思考生命中那些重要事情,前兩週的電子報「別讓生活中的瑣碎事情毀了你」(點此回顧),講的就是同樣道理。

那如果我們不把空閒保留出來,會發生什麼事?


3.目光短淺

當我們的注意力一直在那些稀少的資源上,就看不到其他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些可以讓自己跳脱出當時困境的事,甚至會影響自己人生走向的事

我們一定都聽過:「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所以,機會什麼時候會來呢?沒有人知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們不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小事上,留出思考空間,讓自己能去看見那些事背後的機會

可以說,機會不只是給準備好的人,更是給那些看的懂機會的人

所以,那些看不懂機會的人,他們有什麼特性?

4.頻寬不足

如果還有印象的話,很久以前的上網方式,是接電話線撥接,連收個email都要花很久時間,到後來用ADSL、寬頻,進展到光纖上網

而現在每個人手機上網都是吃到飽,可以看影片、打遊戲,只要訊號還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遊戲跑不動、或是影片會lag的狀況出現

會有這樣的進展,最大的原因是,網路頻寬變大了

頻寬的意思就是「可以傳遞訊號的頻率範圍」,也可以說是我們思考能力、決策能力、執行能力、抵制誘惑能力的統稱。我們可以把大腦接收訊息的方式,想像成一個管子,管子越粗,可以接收的訊息越多,也就是他的頻寬夠大。

常常以匱乏思維在思考的人,他的管子無論再怎麼粗,也會被他那些感覺緊急的事情塞滿,只能關注緊急的事,每天遇到的事都佔據了大多數的頻寬,於是他會覺得精力不夠用,也會感覺很疲憊和無力。時間一久,管子就會越來越窄,頻寬就越來越不夠用,以致於越來越不能改變他的現狀。

頻寬可以幫助我們做出各式各樣的行為,包括判斷別人面部表情、控制情感和衝動、讀書、思考等等,如果這個人頻寬不足,你會發現他會常常心不在焉,無法專注,似乎什麼對他有幫助,他就越不肯去做。很多經濟狀況不好的人,晚上睡不好、自控能力更差、遇到難題更喜歡抽煙喝酒,不是他們不重視,也不是沒有時間、金錢,而是他們的頻寬根本不夠用了



◼︎如何讓自己不再以匱乏思維做事?

匱乏思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除了自我覺察之外,有幾個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以匱乏思維做出選擇

1.給自己設定提醒

平常事情真的又多又雜,一不小心就會忘記了,這就是匱乏思維在作怪,幫自己設定提醒方式,可以大大減輕我們頭腦的負擔

比如,平常我要接小孩放學,原本都在學校後門接,後來改成星期一和二分別在後門和前門,一開始總是會忘記,都會跑到後門,好幾次等了好久,才想到應該在前門。後來我直接設定鬧鐘的提醒,現在幾乎不會跑錯了

又或者你想幫自己存錢,一樣可以用這個方式,提醒自己把錢轉到某個帳戶,自然就能讓生活往好的方向發展

2.幫自己留白

現代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不斷湧入的訊息,假日不去上課或參加個什麼活動,好像都有點罪惡感,覺得自己不夠上進。

要讓自己不要陷入匱乏狀態,要特地在某個時段,讓自己刻意休息,比如假日其中一天,可以整理週間的資料,或是乾脆放空。猶太人在星期五入夜到星期六入夜的這一整天,稱為「安息日」,不從事任何跟工作有關的事,這就是一種幫自己刻意留白的方式。

不需要捨不得放下手機,或還想要去上課等等,有捨才有得。美國哲學家梭羅說:「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能捨棄之物的數量呈正比」

3.節約頻寬

前面提到要給自己設定提醒,以存錢為例,進階版的方式,就是錢下來會直接轉走,完全自動化,不需要自己再想到要做這件事,這樣自然而然就會可以減少做決定的次數



◼︎意願決定一切

如果真的願意改掉這種匱乏思維,不想讓它影響自己,相信你也會想出許多方法。生活的改變絕對不是一蹴而就,一點一點的改變,最後你的「美國夢」一定會實現的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妹妹的情緒困惑

早上的對話裡,我聽見了妹妹在訴說著﹕即便妳們說那沒什麼好怕的,情緒是我的,不會因為妳們的經驗,我的情緒就會消失了~

是誰說你很內向還是外向?

那天到學校辦講座,題目是「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天賦」 進行到後半段時,說到“內向和外向”的概念時 有個同學主動舉手說,”我就是內向“ 我問,「同學你覺得內向的定義是什麼?」

避免約會暴力,別讓孩子從小就被情緒勒索

前些時候我去學校邀約的講座,主題是「約會暴力」,講座中我分享了我朋友的案例:她身上經常有大小瘀傷、咬傷,我好奇的問她﹕『傷口怎麼來的?』

專注力指南-不知不覺失去的是什麼?

擁有專注力,是ㄧ件多麼重要的事,甚至比起努力和天賦都還要重要,因為它能讓你: 1.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不被外界干擾 2.有效利用時間,避免分散注意力、拖延行動 3.保持情緒穩定、集中注意力 最終通過不斷提升專注力,實現你的人生定位 這麼重要的能力,大多數人卻不知不覺,讓別人輕輕鬆鬆的奪走自己的注意力

⟪極簡佛學⟫18 這與成功學只有一線之隔

成功學最喜歡講的,就是「心態」,比如:“狀態才是決定你是否卓越的關鍵“ 。 綜合上一講提到,我自己的三個真實故事,再配合這講提到的內容,不知道是否有啟發你一些想法呢?

個人成長一定要突破的盲點

小孩多大以後可以看電視?很多文章說必須18個月之後,也有說是2歲前禁止看,還有說是3歲前的。到底哪個是對的? 我猜,很多家長對於看螢幕的時間太長,是害怕孩子近視,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