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2023 Oct 24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有個成語叫「難兄難弟」,原來典故是東漢有兩兄弟很優秀,弟弟很傑出,當哥哥要做榜樣不容易;哥哥也很優秀,當弟弟的要學也很難。
後來成語意思有了變化,但可見成語中的兩兄弟真的不簡單
這一家人三代都很有政治智慧,爺爺陳寔是個名氣很大、聲譽清高的名士。當時的大宦官張讓死了爸爸,因為張讓名聲太臭,所以雖然弔唁的賓客眾多,名士卻一個也沒去,張讓很生氣,心想之後要好好處理你們這些人
不過陳寔就去參加葬禮了,有這樣的名人來,張讓當然很開心。所以後來發生第二次的黨錮之禍,因為陳寔去吊唁累積了陰德值,救了很多本來要被張讓殺掉的人
有次陳寔跟朋友約好中午一起出門,時間到了朋友卻遲到,於是陳寔先離開了。後來朋友到了,那時「難兄難弟」中的哥哥陳紀當時6歲,在家門口外面玩,於是朋友問小陳紀說”你爸呢?“
小陳紀跟他說,「爸爸等您很久沒來,先離開了」。這個朋友生氣了的說,”非人哉!與友期行,相委而去“
(真不是人啊!跟人約好了,居然丟下別人不管,自己先走了)
小陳紀回他,「您跟我爸爸約好的時間,您卻遲到,這就是沒信用;在朋友的兒子面前罵他爸爸,這就是沒禮貌」
陳紀雖然看起來不給別人面子,卻也傳承了爸爸的政治智慧。長大之後跟他爸一樣名氣很大,但不管多少大官來邀請,他都不去,不想屈就自己
後來董卓當政,董卓沒文化,更需要像陳紀這樣的名士來幫襯,所以也去請他當官。看起來很跩的陳紀,“董卓邀請我,我就去?”
陳紀去當了,因為他知道別人請他去當官,他不去,自己顯得清高,別人顯得愛才,皆大歡喜。董卓請他去當官,他不去的後果就是…直接砍了
這個家族的政治智慧,傳到第三代,就是陳紀的兒子陳群。陳群當官時,制定了一套影響古中國數百年的制度,這制度把選任官員的標準,定在這個人是不是世家大族的身分,叫做”九品官人法“
陳群的政治智慧體現在哪裡呢?當時曹丕已經當上皇帝,陳群會秘密跟皇帝報告很多事,報告一上去,原來的草稿就會毀掉,所以家裡的人都不知道他到底跟皇帝說什麼
別人看陳群官做很大,卻不太說話也不太做事,就認為陳群根本就是在混。一直到陳群死了之後,朝廷要編《名臣奏議》,陳群的奏章才被公開,才知道原來他做了很多事
但政治智慧到了陳群這裡就沒了。陳群的兒子陳泰,也算一代名將,跟蜀漢交手很多次都勝了
但那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準備當皇帝了。當時的曹魏皇帝曹髦主動出擊要打司馬昭,結果司馬昭的一個要臣賈充碰上曹髦,直接把皇帝捅穿了,“刃出於背”
雖然司馬昭很囂張,殺了皇帝是件大事,也禁不起當時的爆料公社一直說,於是想找個代罪羔羊,於是司馬昭找了陳泰商量
陳泰說,「直接把賈充殺了吧」。賈充可是司馬昭的寵臣,殺不得,問“能不能換個比賈充等級低一點的?”陳泰回他,「但見其上,未見其下」
意思是說,比賈充地位更高的那個人才該殺,那個人該死,我是看在眼裡的
誰比賈充地位高?當然就是司馬昭了
可想而知,司馬昭不會自殺,更理所當然的是,直接就把陳泰恨在心裡了
陳泰回去之後,因為憂國憂民,不久就吐血而亡了
陳泰個人道德高尚,甚至比他爸陳群還要高,畢竟陳群可是幫曹丕篡漢的主要幫手之一;但從他家族的立場來看,陳群這麼做是讓家族的人能一直興旺的重要作法,而陳泰很做自己,也帶給家族的毀滅
後來潁川陳氏這一族就沒落了,但這沒落的關鍵人物不是陳泰,而是陳群
兒子陳泰是果
爸爸陳群是因
陳群沒有告訴陳泰他能當高官的秘訣,可不是只有選邊站,還有"秘密奏報"這手功夫。陳泰在祖輩的庇蔭下,只學到了道德高尚,少學了政治智慧
這給我一個啟發,很多父母做什麼決定,思考過程不太會跟孩子說。比如陳群,可能基於保護孩子的狀況,覺得政治很骯髒,不想讓他參與太多
但最好的保護不是什麼都不告訴孩子,而是讓他們知道,也讓他們可以獨立思考,怎麼做才是比較好的。當父母的要把自己為人處世的標準告訴孩子,也讓他們知道,"這是爸爸的做法,你不一定要這麼做,可是至少你知道爸爸思考的邏輯與看事情的角度是什麼"
也許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