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讀書心得分享-⟪致富心態⟫
2024 May 22 覺察與啟發 讀書心得
好書值得一讀再讀,最近郝哥的新書《致富覺察》剛上市,讓我回想起,3年前第一次辦讀書會的這本《致富心態》(作者去年底又出了新書《一如既往》)
在還沒放上郝哥新書心得之前,先跟大家分享這本書的精華,也算是溫故知新
◼︎這本書在講什麼?
這不是一本講投資理財技術的書。
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以前是華爾街日報的金融專欄作家,他喜歡探索歷史的規律,能結合歷史和時代背景考察事情。
他會用數據講一些宏觀的東西,然後探索宏觀趨勢對個人的影響。
從原文書名“金錢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Money),就可以知道,他認為致富這件事,心態很重要。
◼︎影響你財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不是你的智商有多高,而在於你做了什麼。
先看兩個真實故事
一個科技新貴賺了很多錢,但他揮霍無度。有一次,他拿著一堆錢讓旁邊的人,幫他換成價值1000塊美金的金幣,然後去河邊把金幣一枚枚地丟進河裡。
甚至某次在弄髒了飯店地毯,經理告訴他需要賠償500塊美金時,他竟然回應:“500塊美金?你在開玩笑嗎?我現在給你5000塊,不要再侮辱我了。”
可想而知,後來他即便持續賺錢,但花錢的速度更快,最後破產了。
另一個人的故事完全不同。這個人當了25年的加油站員工,17年的警衛,享年92歲,留下800萬美金的遺產。
他怎麼有800萬?中樂透?祖先的遺產?他只是把薪水放在績優股,幾十年後就滾成這筆財富
他怎麼花錢的?38歲時花1萬2買了一間兩房的房子,50歲那年妻子過世後他沒有再娶,嗜好是砍柴。
看起來,只要對錢有正確的配置,並且節儉度日,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理財真的那麼簡單嗎?這道理連小孩子都能懂,那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不到?
答案也跟小孩子有關,因為理財行為和過去經歷很有關係,尤其是孩童時代的經歷,會影響人的心理。
◼︎童年經歷會深刻影響一生,包括投資
1920~1930年的經濟大蕭條,是許多當時的人,心中難以忘記的烙印。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是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說出這句名言的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便成長於這段期間,那時候全美國有2/3甚至3/4的人都失業了。
有個記者在甘迺迪競選總統時,問他這段過往,他回憶說:「我其實沒有親身經歷過大蕭條。」
「那時我家的財富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我只有直接目睹了,當時父親為了幫助那些失業的人,在花園裡多僱傭了一些園丁,讓他們有飯可吃。」
「我真的不太明白大蕭條是怎麼一回事,直到我上哈佛為止」
這段話,就像是過很爽的富二代會說的,害他差點選不上總統。
我們的童年經歷,會深刻影響我們一生的投資決策。比如,那些在1900年出生的人,經歷了股票市場的低迷期,可能不相信股票能賺錢。
而1970年出生的人則見證了股票市場的繁榮,會認為股票比房地產更好賺。
即使後天的學習,獲得了很多知識,這些早期的印象,仍會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裡。
◼︎生活環境對理財心態的影響
我們不能高估了學習的效應,用嘴巴講“我很懂理財”很容易,親身感受過貧窮,是不一樣的。
比如,富士康曾經被批評是“血汗工廠”,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那已經是一份可以大大改善生活的工作。
曾有一位年輕人寫信給美國媒體,他的阿姨以前為了生活去當妓女,但去了富士康工作後,就不用再賺皮肉錢了,只要每天上班下班,就可以有錢買奶粉給孩子。
根據統計,美國的低收入家庭,平均每年會花412美元買樂透,這些錢可能都是他們最後的救命錢。
而高收入家庭卻一年花不到100美元。明明就沒錢了,為什麼還要浪費錢買幾乎不會有收益的東西?
因為,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他們無法想像高收入家庭那種,假日就可以出去旅遊的生活。花點“小錢”買樂透,代表的是一種希望,一個脫離現狀的機會。
換作是你,難道不想要讓生活有個希望嗎?
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生活,就別輕易評價他們的行為。
◼︎運氣與風險是兄弟
運氣與風險,都跟自己本身的努力無關,好運氣讓你上天堂,碰上風險讓你住套房...甚至會死亡。
1968年的比爾·蓋茲13歲,當時全世界跟蓋茲同年紀的人,大約有3億3百萬人,有1008萬人住在美國,只有10萬多人住西雅圖,其中3百多人跟蓋茲同學校。
當時學校一位老師認為,電腦很重要,而且還要實際操作,才能學會這麼先進的科技,於是他申請用學校經費購買電腦。
於是,這就造就了全美平均一百萬個高中生,只有一個能接觸到電腦。
比爾·蓋茲就是那百萬分之一的高中生。
#運氣有多麼重要
另一個蓋茲的同學,據蓋茲說比他還聰明,同樣那百萬分之一的學生,甚至有機會一起創辦像微軟這樣的公司,卻在高中時,因為山難去世。
#風險有多麼不可測
◼︎人生由無數個小選擇構成
地球的冰河期,是因為當時的夏天不夠熱,冰層沒有完全融化,冬天又讓冰層累積,最後導致全球氣候變冷。
科學家省略掉經過計算後,發生颶風的小數點後幾位,結果居然變成在巴西的蝴蝶拍一下翅膀,會導致美國的颶風產生,這就是蝴蝶效應的由來。
一點微小的改變,會導致不可預測的大結果。
既然運氣和風險都不可控制,那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做好每次的選擇,面對失敗時給自己留一些寬容的空間,應對生活和理財中的挑戰,就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巴菲特成功的三個秘訣
那我們到底能做什麼?可以學學巴菲特的做法
巴菲特之所以被稱為股神,是因為他的投報率可以維持在平均每年20%,長達49年。穩定是他的成功標誌,那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自己說:
1. 我生活在美國,我有很多機會
2. 我很健康
3. 複利
巴菲特的總資產,大部分是在他投資生涯後期累積的。
90歲的巴菲特擁有845億美元的資產
其中842億美元,是50歲以後累積的
而其中的811億美元,是65歲以後累積的
◼︎巴菲特的耐心
假設你像巴菲特那麼厲害,投報率都有20%坐右,從30歲開始,一開始的本金是2萬5美元,到60歲退休時,你會有1190萬美元。
跟巴菲特的845億美元相比,還是差距巨大,差了99.8%。
那假如你有吉姆·西蒙斯的能力,他創立的文藝復興基金,投報率是66%,他累積的總資產也“只有”210億美元。
這中間的差距,只是因為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策略,和長壽的巨大影響。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曾問巴菲特,“為什麼你的投資方法那麼簡單,卻沒有人能像你這麼成功?”
巴菲特回答:「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慢慢”變有錢。」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有太多人介紹過,就簡單帶過。
◼︎做正確的事? 先正確的做事
每個人都想要買什麼就賺什麼,要做到這點,前提要先多嘗試。
比如,1930年代的迪士尼,製作了約400部影片,但大多數都賠錢。直到1938年推出的《白雪公主》,成了公司的轉折點,讓他們賺了近800萬美元。
有的時候,要主動試錯。
像Netflix的老闆認為,推薦給觀眾的影片命中率太高,反而會害了公司,所以有時候會故意推薦一些,不太受歡迎的影片,測試觀眾的反應。
1920年代,神經性梅毒無藥可治,直到有個醫生發現,恰好得了其他病而發燒的病人,梅毒就被治癒了,於是他便測試,對病人施打某些病菌(比如傷寒瘧疾),讓病人發高燒,也真的有效。
沒有人會故意讓自己生病,只有用理性去看待事情的人,才能跨越一般人的問題。
有些投資專家會建議,投資一半股票、一半債券,這樣可以在追求收益的同時,降低風險。巴菲特並不完全認同這種策略,他認為雞蛋應該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應該更多的投資具有長期價值的股票。
就像80/20法則,在投資中,20%的股票往往能夠帶來80%的收益。先學會判斷那些股票有潛力(先正確的做事),而不是過於分散投資。
◼︎要理財先理解自己
有個醫生,發現自己得癌症之後,就把工作辭了,因為他知道化療的痛苦。
不少醫生看過太多,已經不需要急救的病人,還被施作CPR,導致肋骨壓斷,以至於他們會在自己身上紋上“NO CPR“的字眼,因為他們不想受這個罪。
可是你可能會想,“醫生都會對生命垂危的病患積極治療,是想多賺點錢吧?“
可能有“錢“的原因,更有可能的是,患者、家屬和醫生,這三者對於”治療“和”死亡“的想法不一樣。
前者認為死亡是最可怕的,他們沒看過醫生見過的那些,治療帶來的痛苦,醫生很難說服他們
無論是理財還是醫療,決策應該以人為本
◼︎更好的思考,什麼是自己要的財務自由
查理・蒙格說過,”我沒打算致富,我只想要財務獨立“,這也是作者的財務目標。
他們只是先正確的做事,之後便一直做正確的事,財務自由只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
作者摩根·豪瑟不反對別人的觀點,他只是認為他的做法勝率比較高,就像他買房子不貸款,只是要求自己不要背房貸。
至於有人會操作財務槓桿,把房子再拿出來貸,再做投資,最後也財務獨立了,這也很棒,他只是認為這樣的機率不高,不代表0成功機率。
畢竟人人各有己見,沒有人是瘋子。
◼︎我自己的結論
這本書值得一看再看,我只有節錄一小段精華,喜歡的人可以買書來看。
以下是我的心得:
1.學習很重要
我們的經歷會深刻影響著投資決策。
有個笑話梗說,“學會投資沒用,學會投胎才有用”,你可能會覺得很好笑,但這些無意識中的觀念,其實會進入我們的潛意識,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學習投資不是沒用,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和應用這些知識。
要改變這些無意識的影響,尤其是小時候的經驗,需要透過學習,來改變我們的大腦編碼和思維模式。
2.學習巴菲特成功秘訣的兩個半
三個秘訣中,「活在美國、健康、複利」,其中有兩個半是我們可以主動控制的。
第一,巴菲特說他活在美國,所以機會很多。所以我們可以找個機會很多的環境,也許是美國,也許是中國,也許根本就在台灣。
第二,努力保持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生理健康那麼重要,卻被大多數人忽視;巴菲特的心理健康,也是多數人忽視的。
第二個半,學習思考他的投資策略。
為什麼是半個?因為時間是不可控的。
◼︎你要的是什麼?
人們常常最大的問題在於,看到別人做得好的地方,就跟著做,卻沒想過那是不是自己要的。
比如,羨慕別人三不五時就去日本玩,卻沒想過,自己其實沒那麼喜歡常常離開家裡。
看到別人投資股票賺了很多錢,卻沒想過,自己其實更喜歡投資房地產,那種穩穩的收入。
羨慕巴菲特有8百多億的財產,卻沒想過,假如能透過投資有1000萬美金,也足夠過生活了。
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別人,專注的地方會擴大
在還沒放上郝哥新書心得之前,先跟大家分享這本書的精華,也算是溫故知新
◼︎這本書在講什麼?
這不是一本講投資理財技術的書。
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以前是華爾街日報的金融專欄作家,他喜歡探索歷史的規律,能結合歷史和時代背景考察事情。
他會用數據講一些宏觀的東西,然後探索宏觀趨勢對個人的影響。
從原文書名“金錢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Money),就可以知道,他認為致富這件事,心態很重要。
◼︎影響你財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不是你的智商有多高,而在於你做了什麼。
先看兩個真實故事
一個科技新貴賺了很多錢,但他揮霍無度。有一次,他拿著一堆錢讓旁邊的人,幫他換成價值1000塊美金的金幣,然後去河邊把金幣一枚枚地丟進河裡。
甚至某次在弄髒了飯店地毯,經理告訴他需要賠償500塊美金時,他竟然回應:“500塊美金?你在開玩笑嗎?我現在給你5000塊,不要再侮辱我了。”
可想而知,後來他即便持續賺錢,但花錢的速度更快,最後破產了。
另一個人的故事完全不同。這個人當了25年的加油站員工,17年的警衛,享年92歲,留下800萬美金的遺產。
他怎麼有800萬?中樂透?祖先的遺產?他只是把薪水放在績優股,幾十年後就滾成這筆財富
他怎麼花錢的?38歲時花1萬2買了一間兩房的房子,50歲那年妻子過世後他沒有再娶,嗜好是砍柴。
看起來,只要對錢有正確的配置,並且節儉度日,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理財真的那麼簡單嗎?這道理連小孩子都能懂,那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不到?
答案也跟小孩子有關,因為理財行為和過去經歷很有關係,尤其是孩童時代的經歷,會影響人的心理。
◼︎童年經歷會深刻影響一生,包括投資
1920~1930年的經濟大蕭條,是許多當時的人,心中難以忘記的烙印。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是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說出這句名言的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便成長於這段期間,那時候全美國有2/3甚至3/4的人都失業了。
有個記者在甘迺迪競選總統時,問他這段過往,他回憶說:「我其實沒有親身經歷過大蕭條。」
「那時我家的財富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我只有直接目睹了,當時父親為了幫助那些失業的人,在花園裡多僱傭了一些園丁,讓他們有飯可吃。」
「我真的不太明白大蕭條是怎麼一回事,直到我上哈佛為止」
這段話,就像是過很爽的富二代會說的,害他差點選不上總統。
我們的童年經歷,會深刻影響我們一生的投資決策。比如,那些在1900年出生的人,經歷了股票市場的低迷期,可能不相信股票能賺錢。
而1970年出生的人則見證了股票市場的繁榮,會認為股票比房地產更好賺。
即使後天的學習,獲得了很多知識,這些早期的印象,仍會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裡。
◼︎生活環境對理財心態的影響
我們不能高估了學習的效應,用嘴巴講“我很懂理財”很容易,親身感受過貧窮,是不一樣的。
比如,富士康曾經被批評是“血汗工廠”,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那已經是一份可以大大改善生活的工作。
曾有一位年輕人寫信給美國媒體,他的阿姨以前為了生活去當妓女,但去了富士康工作後,就不用再賺皮肉錢了,只要每天上班下班,就可以有錢買奶粉給孩子。
根據統計,美國的低收入家庭,平均每年會花412美元買樂透,這些錢可能都是他們最後的救命錢。
而高收入家庭卻一年花不到100美元。明明就沒錢了,為什麼還要浪費錢買幾乎不會有收益的東西?
因為,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他們無法想像高收入家庭那種,假日就可以出去旅遊的生活。花點“小錢”買樂透,代表的是一種希望,一個脫離現狀的機會。
換作是你,難道不想要讓生活有個希望嗎?
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生活,就別輕易評價他們的行為。
◼︎運氣與風險是兄弟
運氣與風險,都跟自己本身的努力無關,好運氣讓你上天堂,碰上風險讓你住套房...甚至會死亡。
1968年的比爾·蓋茲13歲,當時全世界跟蓋茲同年紀的人,大約有3億3百萬人,有1008萬人住在美國,只有10萬多人住西雅圖,其中3百多人跟蓋茲同學校。
當時學校一位老師認為,電腦很重要,而且還要實際操作,才能學會這麼先進的科技,於是他申請用學校經費購買電腦。
於是,這就造就了全美平均一百萬個高中生,只有一個能接觸到電腦。
比爾·蓋茲就是那百萬分之一的高中生。
#運氣有多麼重要
另一個蓋茲的同學,據蓋茲說比他還聰明,同樣那百萬分之一的學生,甚至有機會一起創辦像微軟這樣的公司,卻在高中時,因為山難去世。
#風險有多麼不可測
◼︎人生由無數個小選擇構成
地球的冰河期,是因為當時的夏天不夠熱,冰層沒有完全融化,冬天又讓冰層累積,最後導致全球氣候變冷。
科學家省略掉經過計算後,發生颶風的小數點後幾位,結果居然變成在巴西的蝴蝶拍一下翅膀,會導致美國的颶風產生,這就是蝴蝶效應的由來。
一點微小的改變,會導致不可預測的大結果。
既然運氣和風險都不可控制,那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做好每次的選擇,面對失敗時給自己留一些寬容的空間,應對生活和理財中的挑戰,就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巴菲特成功的三個秘訣
那我們到底能做什麼?可以學學巴菲特的做法
巴菲特之所以被稱為股神,是因為他的投報率可以維持在平均每年20%,長達49年。穩定是他的成功標誌,那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自己說:
1. 我生活在美國,我有很多機會
2. 我很健康
3. 複利
巴菲特的總資產,大部分是在他投資生涯後期累積的。
90歲的巴菲特擁有845億美元的資產
其中842億美元,是50歲以後累積的
而其中的811億美元,是65歲以後累積的
◼︎巴菲特的耐心
假設你像巴菲特那麼厲害,投報率都有20%坐右,從30歲開始,一開始的本金是2萬5美元,到60歲退休時,你會有1190萬美元。
跟巴菲特的845億美元相比,還是差距巨大,差了99.8%。
那假如你有吉姆·西蒙斯的能力,他創立的文藝復興基金,投報率是66%,他累積的總資產也“只有”210億美元。
這中間的差距,只是因為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策略,和長壽的巨大影響。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曾問巴菲特,“為什麼你的投資方法那麼簡單,卻沒有人能像你這麼成功?”
巴菲特回答:「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慢慢”變有錢。」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有太多人介紹過,就簡單帶過。
◼︎做正確的事? 先正確的做事
每個人都想要買什麼就賺什麼,要做到這點,前提要先多嘗試。
比如,1930年代的迪士尼,製作了約400部影片,但大多數都賠錢。直到1938年推出的《白雪公主》,成了公司的轉折點,讓他們賺了近800萬美元。
有的時候,要主動試錯。
像Netflix的老闆認為,推薦給觀眾的影片命中率太高,反而會害了公司,所以有時候會故意推薦一些,不太受歡迎的影片,測試觀眾的反應。
1920年代,神經性梅毒無藥可治,直到有個醫生發現,恰好得了其他病而發燒的病人,梅毒就被治癒了,於是他便測試,對病人施打某些病菌(比如傷寒瘧疾),讓病人發高燒,也真的有效。
沒有人會故意讓自己生病,只有用理性去看待事情的人,才能跨越一般人的問題。
有些投資專家會建議,投資一半股票、一半債券,這樣可以在追求收益的同時,降低風險。巴菲特並不完全認同這種策略,他認為雞蛋應該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應該更多的投資具有長期價值的股票。
就像80/20法則,在投資中,20%的股票往往能夠帶來80%的收益。先學會判斷那些股票有潛力(先正確的做事),而不是過於分散投資。
◼︎要理財先理解自己
有個醫生,發現自己得癌症之後,就把工作辭了,因為他知道化療的痛苦。
不少醫生看過太多,已經不需要急救的病人,還被施作CPR,導致肋骨壓斷,以至於他們會在自己身上紋上“NO CPR“的字眼,因為他們不想受這個罪。
可是你可能會想,“醫生都會對生命垂危的病患積極治療,是想多賺點錢吧?“
可能有“錢“的原因,更有可能的是,患者、家屬和醫生,這三者對於”治療“和”死亡“的想法不一樣。
前者認為死亡是最可怕的,他們沒看過醫生見過的那些,治療帶來的痛苦,醫生很難說服他們
無論是理財還是醫療,決策應該以人為本
◼︎更好的思考,什麼是自己要的財務自由
查理・蒙格說過,”我沒打算致富,我只想要財務獨立“,這也是作者的財務目標。
他們只是先正確的做事,之後便一直做正確的事,財務自由只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
作者摩根·豪瑟不反對別人的觀點,他只是認為他的做法勝率比較高,就像他買房子不貸款,只是要求自己不要背房貸。
至於有人會操作財務槓桿,把房子再拿出來貸,再做投資,最後也財務獨立了,這也很棒,他只是認為這樣的機率不高,不代表0成功機率。
畢竟人人各有己見,沒有人是瘋子。
◼︎我自己的結論
這本書值得一看再看,我只有節錄一小段精華,喜歡的人可以買書來看。
以下是我的心得:
1.學習很重要
我們的經歷會深刻影響著投資決策。
有個笑話梗說,“學會投資沒用,學會投胎才有用”,你可能會覺得很好笑,但這些無意識中的觀念,其實會進入我們的潛意識,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學習投資不是沒用,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和應用這些知識。
要改變這些無意識的影響,尤其是小時候的經驗,需要透過學習,來改變我們的大腦編碼和思維模式。
2.學習巴菲特成功秘訣的兩個半
三個秘訣中,「活在美國、健康、複利」,其中有兩個半是我們可以主動控制的。
第一,巴菲特說他活在美國,所以機會很多。所以我們可以找個機會很多的環境,也許是美國,也許是中國,也許根本就在台灣。
第二,努力保持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生理健康那麼重要,卻被大多數人忽視;巴菲特的心理健康,也是多數人忽視的。
第二個半,學習思考他的投資策略。
為什麼是半個?因為時間是不可控的。
◼︎你要的是什麼?
人們常常最大的問題在於,看到別人做得好的地方,就跟著做,卻沒想過那是不是自己要的。
比如,羨慕別人三不五時就去日本玩,卻沒想過,自己其實沒那麼喜歡常常離開家裡。
看到別人投資股票賺了很多錢,卻沒想過,自己其實更喜歡投資房地產,那種穩穩的收入。
羨慕巴菲特有8百多億的財產,卻沒想過,假如能透過投資有1000萬美金,也足夠過生活了。
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別人,專注的地方會擴大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