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08 如何活在當下?
2024 May 25 學習力 ⟪極簡佛學⟫
你有想過什麼是「活在當下」嗎?
誰能“活”在過去或未來?每個人不都是活在當下?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又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會有些啟發
在第四講有提到,涅槃可以從智慧入涅槃,或是從禪定入涅槃。
從智慧入涅槃,好處是適合聰明人,缺點是沒有行動方針,不知道該怎麼做。
用今天的話來說,從智慧入涅槃屬於“道”,缺乏“術”。
即使如此,從智慧開始還是個好的路徑,畢竟方法不是每個人都適用,通曉了原理,方法可以隨人創造出來。
而《心經》便是從智慧開始的最佳選擇。
《心經》篇幅短小,只有二百多字,文字又朗朗上口,要背誦或抄寫都很容易。
人都喜歡簡單容易的事,佛經那麼多,又那麼難懂,想學佛,看心經比較容易一點。
◼︎《心經》在講什麼?
《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者直接叫《心經》。
有些人會把斷句搞錯,叫成《多心經》,這是因為他們不理解“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
《心經》和《金剛經》一樣,都在講“破相”的道理。
兩部佛經的全名也很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波羅蜜多」和「波羅蜜」都是同一個意思,「到彼岸」。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意思就是,「用智慧的力量解脫於六道輪回,到達彼岸涅槃世界的“心經”」。
那“心”是什麼意思?不是“人心”的“心”,梵文的意思是“核心”、“綱領”。
所以也可以說,《心經》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佛經,而是佛教般若學的觀點摘要。
比如,各部佛經的開頭都有「如是我聞」四個字,意思是「我是這麼聽說的」,然後才開始講解佛陀如何傳道說法。
加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表明內容都是佛陀的教誨,不是寫經的人自己編的。
但《心經》一開始就是正文,從「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說起,沒有「如是我聞」這四個字。
拿掉了「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很有道理的,就可以知道《心經》屬於教學大綱或者讀書筆記式的材料,是般若學的精華總括。
作為般若學的精華總括,《心經》用一個字來代表,就是「空」。
◼︎釋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開頭的第一句話說:「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這一句話,就是全篇的綱領。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其中一個別名,在唐朝時,為了避李世民的諱,去掉“世”字,改稱觀音菩薩。
在第五講時,有提到什麼叫做「自在」。「自在」,就是“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的反面。
每個人都是不由自主的,在業力的作用下因緣和合,既無常,也無我。要想擺脫這種狀態,就必須修行佛法以達解脫,也就是涅槃。
涅槃之後,你就能夠獲得絕對的自由。這種絕對的自由,就是“自在”。
你不會再受到業力的束縛,也不再是因緣和合之下的聚散無常、不由自主。
觀自在菩薩就達到了這種境界。
觀自在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就是在“深刻運用般若智慧”的時候,能「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的本質都是「空」。
於是「度一切苦厄」,來教育眾生,幫助大家脫離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
◼︎釋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當我們修行佛法到一種程度,便能有般若智慧,看一切事情,都是從真理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世俗角度。
真理角度=真諦
世俗角度=俗諦
「真諦」這個詞就是從佛學來的。
比如,一顆蘋果,蘋果的真諦,只是一堆集合體,只是五蘊的聚合,五蘊又皆空,所以沒有所謂的蘋果。
只是在跟一般人討論時,為了方便,才需要用俗諦的方式出發,說那是一顆蘋果。
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就是真諦和俗諦之間的名詞概念。
「色」就是物質世界,從本質來說就是「空」,而「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緣起性空,並不脫離「色」而獨立存在。
◼︎《心經》如何破相?釋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既然全都是空,假如你吃了一口蘋果,蘋果減少了嗎?沒有,因為減少的那部分其實是在肚子裡。
當你把整個蘋果吃完,蘋果消失了嗎?可以由此推論,所謂“消失的蘋果”,蘋果的五蘊轉換了一種形式,全部都在肚子裡
如果蘋果掉在了地上,它髒掉了嗎?也沒有,把蘋果和泥土看成不同的物質,那只是因為人的分別心的影響。
沒有所謂的“蘋果”和“泥土”,只有五蘊在剎那間的聚散離合。
所以,所謂“生和滅”,“增和減”,都是假的,真諦是《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開啟了般若智慧的旅程後,就沒有“生和滅”,“增和減”,“髒和淨”這類的俗諦了。
為了什麼說是”開啟“般若智慧,而不是”獲得”呢?因為“獲得”代表“增加”,既然“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增加”這種事是不存在的,當然也就沒有“獲得”這件事了。
般若智慧,早就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有沒有運用。
◼︎釋義:「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人就是靠它們來認識世界的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顏色、聲音、味道等等
「六根」是人原有的器官,碰上了「六塵」之後,便產生了「六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覺。
六根是生理
六塵是物理
六識是心理
出家人為什麼要到深山寺廟修行?因為這可以讓自己盡量避免碰上「六塵」,保持「六根清淨」,減少「六識」的產生。
對我們世俗的人來說,我們很難避免碰上「六塵」,但只要我們有意識地盡量保持「六根清淨」,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
當我們逐漸增加這樣的能力,做到六根清淨的“每一次“,便是做到「活在當下」。
◼︎釋義:「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這個意思是說,「般若波羅蜜多」是一種很厲害的咒語,“能除一切苦”。
咒語的力量有個根本條件,就是原本語言的發音,假如轉換成別的語言,咒語就會沒效。所以佛經裡只要提到咒語,都用音譯。
原始人很容易對語言產生敬畏感,尤其是有韻律的語言。
這種敬畏感已經深植於基因之中,所以要說服別人所說的話,如果話中有些有韻律的語言,成功機率就會提高。
這個咒語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能除一切苦
◼︎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段咒語,就叫“般若波羅蜜多咒”,全部都是梵文的音譯。如果意譯過來,大概是說:”度啊,度啊,度到彼岸去“
彼岸,是相對於人生這個無邊苦海而言的,苦海的彼岸就是涅槃。
◼︎讀《心經》的好處
前面說過,人都喜歡簡單,要了解佛學,可以先從《心經》開始,當我們理解了《心經》的意義,等於是了解了佛陀理論的概要。
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的幾位弟子為老師寫成的傳記中記載,玄奘法師在取經旅程中,有次遇到很多惡鬼,不知道該怎麼辦,也逃不掉,就算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也沒用。
後來玄奘法師開始念誦《心經》,惡鬼馬上就散去了。這其中的效果,可以說是《心經》後面的咒語起了作用。
有的人說抄寫或念《心經》,會讓自己心比較安定,也許也是同樣道理。
下面心智圖可了解本篇文章脈絡
誰能“活”在過去或未來?每個人不都是活在當下?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又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會有些啟發
在第四講有提到,涅槃可以從智慧入涅槃,或是從禪定入涅槃。
從智慧入涅槃,好處是適合聰明人,缺點是沒有行動方針,不知道該怎麼做。
用今天的話來說,從智慧入涅槃屬於“道”,缺乏“術”。
即使如此,從智慧開始還是個好的路徑,畢竟方法不是每個人都適用,通曉了原理,方法可以隨人創造出來。
而《心經》便是從智慧開始的最佳選擇。
《心經》篇幅短小,只有二百多字,文字又朗朗上口,要背誦或抄寫都很容易。
人都喜歡簡單容易的事,佛經那麼多,又那麼難懂,想學佛,看心經比較容易一點。
◼︎《心經》在講什麼?
《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者直接叫《心經》。
有些人會把斷句搞錯,叫成《多心經》,這是因為他們不理解“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
《心經》和《金剛經》一樣,都在講“破相”的道理。
兩部佛經的全名也很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波羅蜜多」和「波羅蜜」都是同一個意思,「到彼岸」。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意思就是,「用智慧的力量解脫於六道輪回,到達彼岸涅槃世界的“心經”」。
那“心”是什麼意思?不是“人心”的“心”,梵文的意思是“核心”、“綱領”。
所以也可以說,《心經》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佛經,而是佛教般若學的觀點摘要。
比如,各部佛經的開頭都有「如是我聞」四個字,意思是「我是這麼聽說的」,然後才開始講解佛陀如何傳道說法。
加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表明內容都是佛陀的教誨,不是寫經的人自己編的。
但《心經》一開始就是正文,從「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說起,沒有「如是我聞」這四個字。
拿掉了「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很有道理的,就可以知道《心經》屬於教學大綱或者讀書筆記式的材料,是般若學的精華總括。
作為般若學的精華總括,《心經》用一個字來代表,就是「空」。
◼︎釋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開頭的第一句話說:「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這一句話,就是全篇的綱領。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其中一個別名,在唐朝時,為了避李世民的諱,去掉“世”字,改稱觀音菩薩。
在第五講時,有提到什麼叫做「自在」。「自在」,就是“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的反面。
每個人都是不由自主的,在業力的作用下因緣和合,既無常,也無我。要想擺脫這種狀態,就必須修行佛法以達解脫,也就是涅槃。
涅槃之後,你就能夠獲得絕對的自由。這種絕對的自由,就是“自在”。
你不會再受到業力的束縛,也不再是因緣和合之下的聚散無常、不由自主。
觀自在菩薩就達到了這種境界。
觀自在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就是在“深刻運用般若智慧”的時候,能「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的本質都是「空」。
於是「度一切苦厄」,來教育眾生,幫助大家脫離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
◼︎釋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當我們修行佛法到一種程度,便能有般若智慧,看一切事情,都是從真理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世俗角度。
真理角度=真諦
世俗角度=俗諦
「真諦」這個詞就是從佛學來的。
比如,一顆蘋果,蘋果的真諦,只是一堆集合體,只是五蘊的聚合,五蘊又皆空,所以沒有所謂的蘋果。
只是在跟一般人討論時,為了方便,才需要用俗諦的方式出發,說那是一顆蘋果。
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就是真諦和俗諦之間的名詞概念。
「色」就是物質世界,從本質來說就是「空」,而「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緣起性空,並不脫離「色」而獨立存在。
◼︎《心經》如何破相?釋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既然全都是空,假如你吃了一口蘋果,蘋果減少了嗎?沒有,因為減少的那部分其實是在肚子裡。
當你把整個蘋果吃完,蘋果消失了嗎?可以由此推論,所謂“消失的蘋果”,蘋果的五蘊轉換了一種形式,全部都在肚子裡
如果蘋果掉在了地上,它髒掉了嗎?也沒有,把蘋果和泥土看成不同的物質,那只是因為人的分別心的影響。
沒有所謂的“蘋果”和“泥土”,只有五蘊在剎那間的聚散離合。
所以,所謂“生和滅”,“增和減”,都是假的,真諦是《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開啟了般若智慧的旅程後,就沒有“生和滅”,“增和減”,“髒和淨”這類的俗諦了。
為了什麼說是”開啟“般若智慧,而不是”獲得”呢?因為“獲得”代表“增加”,既然“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增加”這種事是不存在的,當然也就沒有“獲得”這件事了。
般若智慧,早就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有沒有運用。
◼︎釋義:「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人就是靠它們來認識世界的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顏色、聲音、味道等等
「六根」是人原有的器官,碰上了「六塵」之後,便產生了「六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覺。
六根是生理
六塵是物理
六識是心理
出家人為什麼要到深山寺廟修行?因為這可以讓自己盡量避免碰上「六塵」,保持「六根清淨」,減少「六識」的產生。
對我們世俗的人來說,我們很難避免碰上「六塵」,但只要我們有意識地盡量保持「六根清淨」,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
當我們逐漸增加這樣的能力,做到六根清淨的“每一次“,便是做到「活在當下」。
◼︎釋義:「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這個意思是說,「般若波羅蜜多」是一種很厲害的咒語,“能除一切苦”。
咒語的力量有個根本條件,就是原本語言的發音,假如轉換成別的語言,咒語就會沒效。所以佛經裡只要提到咒語,都用音譯。
原始人很容易對語言產生敬畏感,尤其是有韻律的語言。
這種敬畏感已經深植於基因之中,所以要說服別人所說的話,如果話中有些有韻律的語言,成功機率就會提高。
這個咒語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能除一切苦
◼︎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段咒語,就叫“般若波羅蜜多咒”,全部都是梵文的音譯。如果意譯過來,大概是說:”度啊,度啊,度到彼岸去“
彼岸,是相對於人生這個無邊苦海而言的,苦海的彼岸就是涅槃。
◼︎讀《心經》的好處
前面說過,人都喜歡簡單,要了解佛學,可以先從《心經》開始,當我們理解了《心經》的意義,等於是了解了佛陀理論的概要。
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的幾位弟子為老師寫成的傳記中記載,玄奘法師在取經旅程中,有次遇到很多惡鬼,不知道該怎麼辦,也逃不掉,就算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也沒用。
後來玄奘法師開始念誦《心經》,惡鬼馬上就散去了。這其中的效果,可以說是《心經》後面的咒語起了作用。
有的人說抄寫或念《心經》,會讓自己心比較安定,也許也是同樣道理。
下面心智圖可了解本篇文章脈絡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