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極簡佛學⟫06 拜佛像有用嗎? 為什麼要拜佛像?

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06 拜佛像有用嗎? 為什麼要拜佛像?

2024 May 15 學習力 ⟪極簡佛學⟫
這個章節,主要是⟪金剛經⟫的精華,如果你想直接知道問題的答案,可以拉到最後一段。不過建議你從頭看,才會清楚文章脈絡

◼︎佛陀的相貌

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中,劉備的長相記載是“雙手過膝、大耳垂肩”,意思是說,劉備的手很長,站立的時候手可以垂到膝蓋以下;耳朵也很大,不僅可以垂到肩膀上,還能看見自己的耳朵

如果真的有個人長得這樣,那不是妖怪嗎?那為什麼書中要把劉備描述成這樣呢?因為“雙手過膝”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大耳垂肩”是佛陀的「八十種好」,所以這其實是在恭維劉備有佛相

佛經中說到佛陀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又稱「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丈夫相」,佛陀身上三十二種明顯的體貌特徵
八十種好:又稱「八十種小相」、「八十微妙種好」、「八十隨形好」,佛陀身上既與眾不同又不太明顯的八十種特徵

那佛陀真的長成這樣嗎?這只是要表達佛陀的與眾不同,如果雕刻佛像的師傅真的照著刻,那佛像就會像是大妖怪了




◼︎《金剛經》在講什麼?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最堅硬的金屬,無堅不摧
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洞徹佛法的智慧
波羅蜜:也可以叫“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苦海的對岸,苦海就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到彼岸就是涅槃

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用無堅不摧、洞徹佛法的智慧,度化世人的經典」

《金剛經》用一句話來說:「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實的,既不需要執著,也不需要留戀」
用兩個字來說:破相

相:一切事物的形象、性質,我們對一切事物賦予的概念、定義

整部經就是教你,用各個角度破除對“相”的執念

例如: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如果看到人就說佛法幫助了自己,一切事物都想著用佛法來拆解,執著拘泥於這個概念,那佛法對你來說也是“相”,也是虛妄;這時候你就犯了“著相”的錯誤,拘泥於“相”

學習用佛法破除“相”的干擾,認識世界的“真相”,這也是“真相”這個詞的由來。我們現在所謂的“真相”,還是屬於事物的表象,佛學語境表達那就是“假相”


如何認識”真相“?前面幾講有說過,看到一個人事物,就知道它是集合名詞,要把它拆開來看

比如山不是山,是無數的岩石、土壤和植物在無數的因緣作用的動態聚合

人會自己腦補看到的東西,比如下面這張圖,大部分的人都會看到黑色三角形,而佛法要求我們看到那幾個白色像小精靈在吃東西的形狀





又比如動畫影片,是一張張連續的圖片組合而成,這也是腦補的結果

正因為我們會腦補自己看到的東西,我們才能感知這是一個連貫的世界;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每個東西看到都是分離的,人類的發展就無法進步到現在這個程度



◼︎可以從通過三十二相認識如來嗎?


整部《金剛經》,都是佛陀和須菩提的問答,須菩提對”空“的理解特別到位,被稱為“解空第一”,經裡一段經文,佛陀問須菩提:

佛說:“須菩提,你覺得可以通過三十二相來認識如來嗎?”
須菩提說:“可以”
佛說:“那轉輪聖王豈不就是如來了?”
須菩提說:“我錯了”

佛陀最主要有十個名號,合稱“如來十號”

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從任何地方來,也不向任何地方去
佛陀:“覺悟者”
世尊:十號之一,最能表達尊重之意
轉輪聖王是古印度神話中的聖王

佛陀告誡須菩提: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非但不能通過三十二相來認識佛陀和佛法,甚至連一切形象、聲音都不管用


◼︎要如何破相?

從空間上破:萬事萬物和任何名詞概念都是集合體,不是獨立自存的實體
從時間上破:萬事萬物從“集合體”的角度來看,都是瞬息萬變的,沒有確定性和一貫性

記住《金剛經》的核心兩句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泛言破相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從時間破相

“有為法”:一切處於因果關係當中的事物,也可叫“緣起法”
現實世界中,有什麼東西不處在因果關係中嗎?沒有,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讓你擺脫“有為法”
擺脫“有為”,便會進入“無為”(跟道家“無為”概念不一樣),也是涅槃了

夢幻泡影露電,都是不穩定、轉瞬即逝的,功名利祿、美食美色、家庭、國家,都是虛幻的



◼︎滅四相

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煩惱和惡業是高度相關的,煩惱不可能獨立存在,一定是“某個人”的煩惱才行,如果你這個人不存在,煩惱自然也不存在

我相就是我執

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對自己、他人、眾生、都不起分別心,對壽命的長短也不起分別心,每個人都是散碎的“六大”和“五蘊”,做到這點就可以解脫成佛了

佛陀為了溝通方便,又因為語言的模糊性,才會借用我、人、眾生、壽者這些概念,也就是說,破除了語言的幻象和感官世界的整體性,就可以做到

只是有些人的好奇心旺盛,會越想越多,想到後來,會想到宇宙的終極問題,比如:

●構成物質世界的四種基本元素,是不是恆常不變的?
●既然”無我“,那麼誰在修行,誰在輪迴,誰會解脫呢?



◼︎十四無記

佛陀不是哲學家,也不是物理學家,他只關注脫離苦海的修行,於是便對有類似問題的人,比如有個人叫摩羅迦,回答了著名的”毒箭喻“:

「譬如有一個人中了毒箭,這個人是要先找醫生把毒箭拔出來呢?還是要先研究:這箭是誰射的?這是那一種箭?箭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他堅持先研究毒箭才接受治療,那麼恐怕還未研究出結果,就已先毒發身亡了。」摩羅迦方始明白,修行的當務之急是去除內心貪痴三毒,而不是空研理論。(引用菩提院幸福文化傳播網)

佛陀選擇不回答的終極問題,總共有十四個,在佛學中被稱為“十四無記”,或“十四不可記”、“十四難”

對古代人來說,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想到這些終極問題,很多時候單憑抽象性的說法要理解佛法,真的很困難,因此他們需要一個具體的形象去跪拜,比如拜佛像,才能應對這個不確定的現實世界,進而慢慢修煉佛法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觀點很難被改變,行為可以被修正

喜歡這個人,不喜歡這個人的行為,已經侵犯我們了,可以透過回應去提醒他做修正 不喜歡這個人,這是可能我們的觀點,很難讓他為了我們的觀點而改變,我們可以選擇改變我們觀點,也可以選擇遠離他

讀書會後分享-最好的教養,從接受負面情緒開始(四)

我們表現出的幸福感、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自己選擇的投入,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即便是對工作的態度、對個人生活的選擇、以及如何實現自我,孩子都能從中看到我們的信念與價值。

專注力指南-不知不覺失去的是什麼?

擁有專注力,是ㄧ件多麼重要的事,甚至比起努力和天賦都還要重要,因為它能讓你: 1.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不被外界干擾 2.有效利用時間,避免分散注意力、拖延行動 3.保持情緒穩定、集中注意力 最終通過不斷提升專注力,實現你的人生定位 這麼重要的能力,大多數人卻不知不覺,讓別人輕輕鬆鬆的奪走自己的注意力

心存感恩改變人生實用技巧#4:比爛不能解決問題

有個年輕人跟禪師說,”我知道我的周遭有很多美好和喜悅的事物,但我覺得跟我距離好遙遠,我的生命實在充滿了痛苦"......

一根手指頭

故事分享:   有三個考生赴京趕考,途中住宿某地時聽當地人說附近有個神準的算命先生,他們商量後便一起去卜一卦   算命先生看到他們三人,了解來意之後,神情肅穆不發一語,只向他們比了一隻手指   三個考生不知道甚麼意思,想再詢問時,算命先生只說"天機不可洩漏",並將考生們請走....

該如何清理自己的數位囤積物?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