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06 拜佛像有用嗎? 為什麼要拜佛像?
2024 May 15 學習力 ⟪極簡佛學⟫
這個章節,主要是⟪金剛經⟫的精華,如果你想直接知道問題的答案,可以拉到最後一段。不過建議你從頭看,才會清楚文章脈絡
◼︎佛陀的相貌
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中,劉備的長相記載是“雙手過膝、大耳垂肩”,意思是說,劉備的手很長,站立的時候手可以垂到膝蓋以下;耳朵也很大,不僅可以垂到肩膀上,還能看見自己的耳朵
如果真的有個人長得這樣,那不是妖怪嗎?那為什麼書中要把劉備描述成這樣呢?因為“雙手過膝”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大耳垂肩”是佛陀的「八十種好」,所以這其實是在恭維劉備有佛相
佛經中說到佛陀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又稱「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丈夫相」,佛陀身上三十二種明顯的體貌特徵
八十種好:又稱「八十種小相」、「八十微妙種好」、「八十隨形好」,佛陀身上既與眾不同又不太明顯的八十種特徵
那佛陀真的長成這樣嗎?這只是要表達佛陀的與眾不同,如果雕刻佛像的師傅真的照著刻,那佛像就會像是大妖怪了
◼︎《金剛經》在講什麼?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最堅硬的金屬,無堅不摧
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洞徹佛法的智慧
波羅蜜:也可以叫“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苦海的對岸,苦海就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到彼岸就是涅槃
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用無堅不摧、洞徹佛法的智慧,度化世人的經典」
《金剛經》用一句話來說:「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實的,既不需要執著,也不需要留戀」
用兩個字來說:破相
相:一切事物的形象、性質,我們對一切事物賦予的概念、定義
整部經就是教你,用各個角度破除對“相”的執念
例如: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如果看到人就說佛法幫助了自己,一切事物都想著用佛法來拆解,執著拘泥於這個概念,那佛法對你來說也是“相”,也是虛妄;這時候你就犯了“著相”的錯誤,拘泥於“相”
學習用佛法破除“相”的干擾,認識世界的“真相”,這也是“真相”這個詞的由來。我們現在所謂的“真相”,還是屬於事物的表象,佛學語境表達那就是“假相”
如何認識”真相“?前面幾講有說過,看到一個人事物,就知道它是集合名詞,要把它拆開來看
比如山不是山,是無數的岩石、土壤和植物在無數的因緣作用的動態聚合
人會自己腦補看到的東西,比如下面這張圖,大部分的人都會看到黑色三角形,而佛法要求我們看到那幾個白色像小精靈在吃東西的形狀
又比如動畫影片,是一張張連續的圖片組合而成,這也是腦補的結果
正因為我們會腦補自己看到的東西,我們才能感知這是一個連貫的世界;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每個東西看到都是分離的,人類的發展就無法進步到現在這個程度
◼︎可以從通過三十二相認識如來嗎?
整部《金剛經》,都是佛陀和須菩提的問答,須菩提對”空“的理解特別到位,被稱為“解空第一”,經裡一段經文,佛陀問須菩提:
佛說:“須菩提,你覺得可以通過三十二相來認識如來嗎?”
須菩提說:“可以”
佛說:“那轉輪聖王豈不就是如來了?”
須菩提說:“我錯了”
佛陀最主要有十個名號,合稱“如來十號”
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從任何地方來,也不向任何地方去
佛陀:“覺悟者”
世尊:十號之一,最能表達尊重之意
轉輪聖王是古印度神話中的聖王
佛陀告誡須菩提: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非但不能通過三十二相來認識佛陀和佛法,甚至連一切形象、聲音都不管用
◼︎要如何破相?
從空間上破:萬事萬物和任何名詞概念都是集合體,不是獨立自存的實體
從時間上破:萬事萬物從“集合體”的角度來看,都是瞬息萬變的,沒有確定性和一貫性
記住《金剛經》的核心兩句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泛言破相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從時間破相
“有為法”:一切處於因果關係當中的事物,也可叫“緣起法”
現實世界中,有什麼東西不處在因果關係中嗎?沒有,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讓你擺脫“有為法”
擺脫“有為”,便會進入“無為”(跟道家“無為”概念不一樣),也是涅槃了
夢幻泡影露電,都是不穩定、轉瞬即逝的,功名利祿、美食美色、家庭、國家,都是虛幻的
◼︎滅四相
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煩惱和惡業是高度相關的,煩惱不可能獨立存在,一定是“某個人”的煩惱才行,如果你這個人不存在,煩惱自然也不存在
我相就是我執
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對自己、他人、眾生、都不起分別心,對壽命的長短也不起分別心,每個人都是散碎的“六大”和“五蘊”,做到這點就可以解脫成佛了
佛陀為了溝通方便,又因為語言的模糊性,才會借用我、人、眾生、壽者這些概念,也就是說,破除了語言的幻象和感官世界的整體性,就可以做到
只是有些人的好奇心旺盛,會越想越多,想到後來,會想到宇宙的終極問題,比如:
●構成物質世界的四種基本元素,是不是恆常不變的?
●既然”無我“,那麼誰在修行,誰在輪迴,誰會解脫呢?
◼︎十四無記
佛陀不是哲學家,也不是物理學家,他只關注脫離苦海的修行,於是便對有類似問題的人,比如有個人叫摩羅迦,回答了著名的”毒箭喻“:
「譬如有一個人中了毒箭,這個人是要先找醫生把毒箭拔出來呢?還是要先研究:這箭是誰射的?這是那一種箭?箭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他堅持先研究毒箭才接受治療,那麼恐怕還未研究出結果,就已先毒發身亡了。」摩羅迦方始明白,修行的當務之急是去除內心貪痴三毒,而不是空研理論。(引用菩提院幸福文化傳播網)
佛陀選擇不回答的終極問題,總共有十四個,在佛學中被稱為“十四無記”,或“十四不可記”、“十四難”
對古代人來說,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想到這些終極問題,很多時候單憑抽象性的說法要理解佛法,真的很困難,因此他們需要一個具體的形象去跪拜,比如拜佛像,才能應對這個不確定的現實世界,進而慢慢修煉佛法
◼︎佛陀的相貌
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中,劉備的長相記載是“雙手過膝、大耳垂肩”,意思是說,劉備的手很長,站立的時候手可以垂到膝蓋以下;耳朵也很大,不僅可以垂到肩膀上,還能看見自己的耳朵
如果真的有個人長得這樣,那不是妖怪嗎?那為什麼書中要把劉備描述成這樣呢?因為“雙手過膝”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大耳垂肩”是佛陀的「八十種好」,所以這其實是在恭維劉備有佛相
佛經中說到佛陀的相貌,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又稱「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丈夫相」,佛陀身上三十二種明顯的體貌特徵
八十種好:又稱「八十種小相」、「八十微妙種好」、「八十隨形好」,佛陀身上既與眾不同又不太明顯的八十種特徵
那佛陀真的長成這樣嗎?這只是要表達佛陀的與眾不同,如果雕刻佛像的師傅真的照著刻,那佛像就會像是大妖怪了
◼︎《金剛經》在講什麼?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最堅硬的金屬,無堅不摧
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洞徹佛法的智慧
波羅蜜:也可以叫“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苦海的對岸,苦海就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到彼岸就是涅槃
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用無堅不摧、洞徹佛法的智慧,度化世人的經典」
《金剛經》用一句話來說:「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實的,既不需要執著,也不需要留戀」
用兩個字來說:破相
相:一切事物的形象、性質,我們對一切事物賦予的概念、定義
整部經就是教你,用各個角度破除對“相”的執念
例如: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既見如來”
如果看到人就說佛法幫助了自己,一切事物都想著用佛法來拆解,執著拘泥於這個概念,那佛法對你來說也是“相”,也是虛妄;這時候你就犯了“著相”的錯誤,拘泥於“相”
學習用佛法破除“相”的干擾,認識世界的“真相”,這也是“真相”這個詞的由來。我們現在所謂的“真相”,還是屬於事物的表象,佛學語境表達那就是“假相”
如何認識”真相“?前面幾講有說過,看到一個人事物,就知道它是集合名詞,要把它拆開來看
比如山不是山,是無數的岩石、土壤和植物在無數的因緣作用的動態聚合
人會自己腦補看到的東西,比如下面這張圖,大部分的人都會看到黑色三角形,而佛法要求我們看到那幾個白色像小精靈在吃東西的形狀
又比如動畫影片,是一張張連續的圖片組合而成,這也是腦補的結果
正因為我們會腦補自己看到的東西,我們才能感知這是一個連貫的世界;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每個東西看到都是分離的,人類的發展就無法進步到現在這個程度
◼︎可以從通過三十二相認識如來嗎?
整部《金剛經》,都是佛陀和須菩提的問答,須菩提對”空“的理解特別到位,被稱為“解空第一”,經裡一段經文,佛陀問須菩提:
佛說:“須菩提,你覺得可以通過三十二相來認識如來嗎?”
須菩提說:“可以”
佛說:“那轉輪聖王豈不就是如來了?”
須菩提說:“我錯了”
佛陀最主要有十個名號,合稱“如來十號”
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從任何地方來,也不向任何地方去
佛陀:“覺悟者”
世尊:十號之一,最能表達尊重之意
轉輪聖王是古印度神話中的聖王
佛陀告誡須菩提: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非但不能通過三十二相來認識佛陀和佛法,甚至連一切形象、聲音都不管用
◼︎要如何破相?
從空間上破:萬事萬物和任何名詞概念都是集合體,不是獨立自存的實體
從時間上破:萬事萬物從“集合體”的角度來看,都是瞬息萬變的,沒有確定性和一貫性
記住《金剛經》的核心兩句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泛言破相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從時間破相
“有為法”:一切處於因果關係當中的事物,也可叫“緣起法”
現實世界中,有什麼東西不處在因果關係中嗎?沒有,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讓你擺脫“有為法”
擺脫“有為”,便會進入“無為”(跟道家“無為”概念不一樣),也是涅槃了
夢幻泡影露電,都是不穩定、轉瞬即逝的,功名利祿、美食美色、家庭、國家,都是虛幻的
◼︎滅四相
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煩惱和惡業是高度相關的,煩惱不可能獨立存在,一定是“某個人”的煩惱才行,如果你這個人不存在,煩惱自然也不存在
我相就是我執
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對自己、他人、眾生、都不起分別心,對壽命的長短也不起分別心,每個人都是散碎的“六大”和“五蘊”,做到這點就可以解脫成佛了
佛陀為了溝通方便,又因為語言的模糊性,才會借用我、人、眾生、壽者這些概念,也就是說,破除了語言的幻象和感官世界的整體性,就可以做到
只是有些人的好奇心旺盛,會越想越多,想到後來,會想到宇宙的終極問題,比如:
●構成物質世界的四種基本元素,是不是恆常不變的?
●既然”無我“,那麼誰在修行,誰在輪迴,誰會解脫呢?
◼︎十四無記
佛陀不是哲學家,也不是物理學家,他只關注脫離苦海的修行,於是便對有類似問題的人,比如有個人叫摩羅迦,回答了著名的”毒箭喻“:
「譬如有一個人中了毒箭,這個人是要先找醫生把毒箭拔出來呢?還是要先研究:這箭是誰射的?這是那一種箭?箭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他堅持先研究毒箭才接受治療,那麼恐怕還未研究出結果,就已先毒發身亡了。」摩羅迦方始明白,修行的當務之急是去除內心貪痴三毒,而不是空研理論。(引用菩提院幸福文化傳播網)
佛陀選擇不回答的終極問題,總共有十四個,在佛學中被稱為“十四無記”,或“十四不可記”、“十四難”
對古代人來說,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想到這些終極問題,很多時候單憑抽象性的說法要理解佛法,真的很困難,因此他們需要一個具體的形象去跪拜,比如拜佛像,才能應對這個不確定的現實世界,進而慢慢修煉佛法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