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極簡佛學⟫ 彩蛋2 真理不是越辯越明 而是越辯越亂 佛教超極簡史(上)

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 彩蛋2 真理不是越辯越明 而是越辯越亂 佛教超極簡史(上)

2024 Aug 28 ⟪極簡佛學⟫
◼︎佛陀的開悟

佛陀,出生約在2600年前,那個時代被後來的人稱為“軸心時代”,這個時間段非常奇妙,包括孔子、老子和古希臘的哲學家們,也都生活在這個時間段裡。

當時的印度小國林立,有一個國家由“釋迦族”建立,領土包括今天的印度和尼泊爾。佛陀俗名「喬達摩·悉達多」,至少是王子,或者是執政貴族家的公子。

喬達摩生來就是人生勝利組,家庭美滿、生活富足,不過就跟每個人一樣,心中永遠不滿足,他覺得生活所帶來的一切都是痛苦。

於是他拋家捨業、拋妻棄子,到當時印度的各大教派裡認真學習和修行,渴望找到真理。

可是他找不到自己滿意的真理,於是他靜坐在菩提樹下冥思苦想,終於在飢寒交迫、奄奄一息的時候,靈光乍現,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諦。

從此他開始到處傳播自己的新發現,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生活之痛。人們稱他為佛陀,意思是「覺悟的人」,也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越來越多的人追隨在他的身邊,佛教就是這樣誕生的。



◼︎佛陀悟出的真理

基本邏輯是這樣的:首先,生活所帶來的一切都是痛苦,要想擺脫痛苦,就必須捨棄生命。

但是,當時印度人認為,生命的本質就是六道輪迴,今生的死亡就是來生的開始,生命是捨棄不掉的。

所以,佛陀就從源頭開始想:“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他的結論是,“業力”是輪迴的原動力,只要沒有業力產生,自然也就沒有輪迴。

要讓業力終結,就相當於讓因果律不再發生作用,當因果律的作用在一個人的身上徹底消失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人解脫了、涅槃了,不再承受生活之苦了。

學佛的目的,就是追求這樣一種解脫或涅槃的狀態,從此跳出輪迴,離苦得樂。

至於,一個人在涅槃之後的狀態是什麼,佛陀沒有論述。在可理解的範圍內,那是一種奇妙的狀態,無法描述,是一種處於六道輪迴之外、只有幸福喜樂、沒有絲毫痛苦的生存狀態。



◼︎佛陀涅槃

隨著信徒的增加,教團組織開始成型,佛陀還派遣弟子們到各地傳法佈道,佛教就這樣迅速成長起來了。

佛陀帶領弟子們周遊在印度各地,隨處說法。拘尸那羅是他一生足跡最後的終點,享年大約八十歲。

佛陀躺在兩棵娑羅樹的中間,向右邊側臥,左腳疊放在右腳上,向弟子們講說最後的教導。今天你看到的各種臥佛的雕像,有不少都是在表現這個場景的。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佛陀從這一天進入無餘涅槃,徹底脫離了輪迴苦海。佛陀的遺體按照印度的習俗,也根據佛陀的遺囑,得到火葬,火化之後的骨灰也就是被後人越傳越神的舍利。



◼︎三次結集,讓佛學經典初具規模

在佛陀涅槃的當年,僧團推選出五百名品學兼優的學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五百羅漢,共同整理佛陀的遺教和僧團的戒律,確保佛法的純潔性。

五百羅漢在王捨城集會,由大迦葉主持,阿難背誦佛陀的教導,優波離背誦戒律,由大家共同審定。

這次集會,主流的說法史稱“第一結集”、“五百結集”或“王捨城結集”。

大約在佛陀涅槃的一百年後,有十條戒律在僧團組織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爭議當中的焦點問題,比如:

能不能儲藏食鹽以供日後食用?
正午稍稍過了一點時間之後,能不能吃飯?
沒有攪動過的牛奶,和沒有發酵的棕櫚酒能不能喝?
僧人能不能接受金銀財物的施捨……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對傳統的禁忌一定會產生爭議,即使後世看來這些問題很可笑。

爭議應該怎麼解決呢?

按照第一結集的傳統,耶捨長老在毗捨離城發起了一場七百名高僧的大結集,史稱“第二結集”或“七百結集”,又因為與會者大多是佛教長老,所以又稱”上座部結集“。

雖然這次結集,宣佈了舊有的戒律不能動搖,但與時俱進的一派不服氣,另行召集了一萬人規模的大結集,史稱“大眾部結集”。



◼︎佛教的分裂

很難確定這兩次結集到底相隔了多久,比較可以確定的是,不久之後出現了著名的“大天五事”,僧團的內部分歧終於無法調和,大眾部正式獨立,這就是佛教的第一次大分裂。

“大天五事”,是一個名叫大天的僧人提出的五個新論點,比如:

羅漢也會發生夢遺、羅漢並非無所不知、一個人可以通過語言文字得道成佛......

羅漢是否夢遺的問題,是“大天五事”當中最深刻也最無法調和的問題,從它可以引發出來一些更加耐人尋味的問題:佛陀本人也有夢遺和吃喝拉撒嗎?

上座部雖然無法接受羅漢會有夢遺的可能,但他們並沒有把佛陀神化。

而大眾部認為,羅漢既然還有夢遺現象存在,就說明羅漢成果還不圓滿。那麼,佛陀的修為應該遠在羅漢之上,他也許不是人,而是超人,是與生俱來的佛。

大眾部就這樣開始不斷把佛陀神化,讓佛陀生來就只有吃喝而沒有拉撒,有功能完善的性器官卻完全沒有性慾。有些佛經裡會看到對佛陀的生理特徵,尤其是性器官和性能力的描述。

這些記載的隱藏著佛教第一次大分裂的核心樞紐。大眾部發展到大乘佛教之路,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人生給的答案」-創投之神 納瓦爾·拉維康特(Naval Ravikant)

你真的在保護孩子,還是在限制他們的成長?

其實自從疫情之後,因為我們必須要戴口罩,不知不覺在潛意識中植入了“不舒服”=“危險”。 所以我們會避免任何讓自己不安或焦慮的事情。 但其實我們忽略了一件事:某些情況會讓人不舒服,但不一定是不安全的。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的粉專在1/18莫名的就消失了 有人問我為什麼粉專消失了,這件事真的無解,FB說要停就停,而且FB的介面不太容易找到申訴的管道,據說申訴後找回來的機率很低

復盤「提升自我意識與影響力」、「情感與人際關係」、「興趣與創造力」

如想復盤這三方面,可發送email至 service@winwinlife365.com,解鎖內容。

兄弟姐妹的競爭,其實是愛的表現

兄弟姐妹本來就是透過互相競爭來讓自己在這個家庭被重視,如果良性競爭能為彼此帶來成長,父母是可以樂觀其成,不需太過擔心;唯獨要注意的是我們如何能他們的競爭中,創造出激勵的火花,而不是相殺的刀光,父母的語言可以帶來和諧,也可能帶來分裂

都是科技惹的禍?如何讓親子關係不被螢幕綁架 「科技成癮現象,談親子互動」講座(上)

與其說3C產品是罪魁禍首,我更傾向於認為,這反映了過去親子之間的溝通和情感連結不足。當我們真正用心去理解孩子的內在世界,並用適當的方式與他們交流時,他們自然會減少對3C產品的依賴,因為他們知道,家庭才是他們最安全的港灣。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