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過度控制孩子,真正原因是填補你的焦慮?還是?
2024 Sep 18 父母成長 個人成長
英國作家毛姆說:「我知道苦難無法使人更高貴,反而使人更卑微。它使人自私、猥瑣、狹隘、猜忌。」
「它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在細微的事情上面,它沒有使人超越人本身,卻使人稱不上真正的人。」
◼︎社會觀點:讓孩子吃苦、甚至裝窮
社會上有種觀點,說養育孩子,應該讓孩子吃苦。比如,⟪親子天下⟫的這篇文章標題,就非常的吸眼球:首富也信奉的育兒學 讓他們「吃苦」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許多父母不願讓孩子吃苦,反而剝奪了他們應對困難的能力。
接著,便拿出幾個首富當看板人物,包括巴菲特、李嘉誠、王永慶,他們都很強調「吃苦教育」的重要性。
接下來,舉了幾個正反面的例子,包括家境小康家庭的孩子,日本和中國的孩子等等...說明了吃苦有多重要。
最後,引用了名人的名言,加強了讀者的印象:「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
我特地找了⟪親子天下⟫的這篇文章,是因為這樣的內容,在網路上很常看見,加上這又是親子類網站的首選之一,很容易加強有孩子的父母,對於這類觀點的想法。
不過,這也是夫妻最常引起紛爭的主要原因。
因為,每個人對於”吃苦“這類抽象的概念,想法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跟孩子說,”家裡很窮“,這樣好嗎?畢竟很多人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如果孩子能夠早點獨當一面,那不是挺好的?
我的一個朋友,就很信這個觀點。他常常會跟他的孩子說,他們家很窮,他也會在孩子面前,故意穿的很普通、甚至很舊的衣服。
而實情是,他有好幾間房子在收租。
◼︎毛姆的意思是什麼?
吃苦的本質是什麼?是吃不飽、穿不暖、窮困潦倒嗎?當然不是。
真正讓人能成長的吃苦,是面對艱難的挑戰,讓孩子找到解決辦法,這種經歷會滋養人。
而純粹的苦難,比如貧窮、病痛,反而是對人格的摧殘。
毛姆這段話的意思是,那種苦難會摧殘了人的注意力,會將常常不自覺的,集中在非常細小的事情上面,一片吐司、一塊錢、一個小時的休息,也要寸土必爭。
這讓他不能超越人本身,因此也就稱不上是一個真正的人。
◼︎沒思考過的觀點,最後的結果帶來的是匱乏的心態
為什麼很多人會認同這樣的觀點呢?根據美國社會學家Viviana A. Zelizer的研究,19世紀初期美國的孩子,是真的要去當童工,是家裡廉價的勞動力。
當時在10到15歲的孩子裡,每6個人就有1個在打工,而且社會大眾不但不反對,還很歡迎,甚至感謝工廠雇用了自己的孩子。
因為當時的人太窮了。小孩不出來打工,光靠一個大人是養不活一家子的。
後來,因為有更多移民到了美國,一個移民的薪水跟一個童工的薪水是差不多的,工廠老闆當然會先使用大人。
加上操作機器的複雜度變高了,還有醫療技術進步,小孩存活率也變高,父母們慢慢的把小孩真的當作”小孩“,不是工具,才使得小孩逐漸退出工廠,不再有機會當童工。
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忘記了為什麼要讓孩子”吃苦“、感覺“家裡窮”,卻把這樣的觀點直接告訴小孩,以致於有些人把這些想法的概念,推到極致。
最終的結果就是,小孩有種匱乏的心態,常常在關注那些細小的事項,無法將眼光放遠、放長。
◼︎心理控制的影響
即使大多數人不會那麼極端,他們仍然會有想控制孩子的念頭,比如懲罰、威脅、羞辱和情感綁架等....負面教育的方法。
像:“你看我為你做了___(請自行填空),你怎麼還不聽我的話呢?”,這種說法就會讓孩子感到內疚。
還有的會直接說:“你不聽話,我們不愛你了!”
這種心理控制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有的孩子會焦慮、抑鬱,或者是學習意願低落,也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很差。
◼︎支持他們
那究竟該怎麼做呢?
簡單說,就是尊重孩子的需求、興趣,讓孩子有選擇權和參與感,而且要鼓勵他們自己做決定,並且讓他們承擔後果。
孩子如果有選擇和決定的自由,他們就會慢慢的培養出自信,也會知道自己能做好,還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知道爸爸媽媽都是支持他們的。
最終能讓孩子感到幸福感和成長。
不控制,要怎麼做?
比如,小孩要幾點睡覺的問題,問問他們,“你覺得幾點睡,可以讓你早上早點起床?”,而不是直接告訴他,“現在去睡覺了”
假日的時候,我們兩個小孩會想在公園騎腳踏車,以前為了安全,總是大人載著腳踏車過去公園,結束後大人又把腳踏車載回來。
後來,我會讓他們自己騎著腳踏車,我陪著他們騎過去。
再後來,我問他們,“需要爸爸陪你們過去嗎?”、“知道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嗎?”
現在,他們兩個可以自己去公園,甚至自己回來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逐步進行的,有時候,我也還是會陪他們過去,一切都是充分考量他們的安全。
◼︎這篇歸類在【個人成長】的原因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控制他們做什麼,父母會感覺很好,因為“這都是為了他們的安全”,可實際上,更多時候可能是為了自己。
可是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呢?與別人的人際關係,你也希望他們像服從你一樣,服從那些人嗎?
你希望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還是只知道聽別人的?
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從小培養啊。
最後,你有想過,為什麼有些父母喜歡控制小孩嗎?
因為,他們控制不了自己,而控制小孩是最簡單的方式,還能得到虛榮感。
如果讀這篇文章的你,是沒有小孩的,而你恰恰也是屬於自控力很差的人,想想看,你是不是也喜歡控制某些人事物?
「它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在細微的事情上面,它沒有使人超越人本身,卻使人稱不上真正的人。」
◼︎社會觀點:讓孩子吃苦、甚至裝窮
社會上有種觀點,說養育孩子,應該讓孩子吃苦。比如,⟪親子天下⟫的這篇文章標題,就非常的吸眼球:首富也信奉的育兒學 讓他們「吃苦」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許多父母不願讓孩子吃苦,反而剝奪了他們應對困難的能力。
接著,便拿出幾個首富當看板人物,包括巴菲特、李嘉誠、王永慶,他們都很強調「吃苦教育」的重要性。
接下來,舉了幾個正反面的例子,包括家境小康家庭的孩子,日本和中國的孩子等等...說明了吃苦有多重要。
最後,引用了名人的名言,加強了讀者的印象:「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
我特地找了⟪親子天下⟫的這篇文章,是因為這樣的內容,在網路上很常看見,加上這又是親子類網站的首選之一,很容易加強有孩子的父母,對於這類觀點的想法。
不過,這也是夫妻最常引起紛爭的主要原因。
因為,每個人對於”吃苦“這類抽象的概念,想法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跟孩子說,”家裡很窮“,這樣好嗎?畢竟很多人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如果孩子能夠早點獨當一面,那不是挺好的?
我的一個朋友,就很信這個觀點。他常常會跟他的孩子說,他們家很窮,他也會在孩子面前,故意穿的很普通、甚至很舊的衣服。
而實情是,他有好幾間房子在收租。
◼︎毛姆的意思是什麼?
吃苦的本質是什麼?是吃不飽、穿不暖、窮困潦倒嗎?當然不是。
真正讓人能成長的吃苦,是面對艱難的挑戰,讓孩子找到解決辦法,這種經歷會滋養人。
而純粹的苦難,比如貧窮、病痛,反而是對人格的摧殘。
毛姆這段話的意思是,那種苦難會摧殘了人的注意力,會將常常不自覺的,集中在非常細小的事情上面,一片吐司、一塊錢、一個小時的休息,也要寸土必爭。
這讓他不能超越人本身,因此也就稱不上是一個真正的人。
◼︎沒思考過的觀點,最後的結果帶來的是匱乏的心態
為什麼很多人會認同這樣的觀點呢?根據美國社會學家Viviana A. Zelizer的研究,19世紀初期美國的孩子,是真的要去當童工,是家裡廉價的勞動力。
當時在10到15歲的孩子裡,每6個人就有1個在打工,而且社會大眾不但不反對,還很歡迎,甚至感謝工廠雇用了自己的孩子。
因為當時的人太窮了。小孩不出來打工,光靠一個大人是養不活一家子的。
後來,因為有更多移民到了美國,一個移民的薪水跟一個童工的薪水是差不多的,工廠老闆當然會先使用大人。
加上操作機器的複雜度變高了,還有醫療技術進步,小孩存活率也變高,父母們慢慢的把小孩真的當作”小孩“,不是工具,才使得小孩逐漸退出工廠,不再有機會當童工。
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忘記了為什麼要讓孩子”吃苦“、感覺“家裡窮”,卻把這樣的觀點直接告訴小孩,以致於有些人把這些想法的概念,推到極致。
最終的結果就是,小孩有種匱乏的心態,常常在關注那些細小的事項,無法將眼光放遠、放長。
◼︎心理控制的影響
即使大多數人不會那麼極端,他們仍然會有想控制孩子的念頭,比如懲罰、威脅、羞辱和情感綁架等....負面教育的方法。
像:“你看我為你做了___(請自行填空),你怎麼還不聽我的話呢?”,這種說法就會讓孩子感到內疚。
還有的會直接說:“你不聽話,我們不愛你了!”
這種心理控制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有的孩子會焦慮、抑鬱,或者是學習意願低落,也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很差。
◼︎支持他們
那究竟該怎麼做呢?
簡單說,就是尊重孩子的需求、興趣,讓孩子有選擇權和參與感,而且要鼓勵他們自己做決定,並且讓他們承擔後果。
孩子如果有選擇和決定的自由,他們就會慢慢的培養出自信,也會知道自己能做好,還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知道爸爸媽媽都是支持他們的。
最終能讓孩子感到幸福感和成長。
不控制,要怎麼做?
比如,小孩要幾點睡覺的問題,問問他們,“你覺得幾點睡,可以讓你早上早點起床?”,而不是直接告訴他,“現在去睡覺了”
假日的時候,我們兩個小孩會想在公園騎腳踏車,以前為了安全,總是大人載著腳踏車過去公園,結束後大人又把腳踏車載回來。
後來,我會讓他們自己騎著腳踏車,我陪著他們騎過去。
再後來,我問他們,“需要爸爸陪你們過去嗎?”、“知道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嗎?”
現在,他們兩個可以自己去公園,甚至自己回來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逐步進行的,有時候,我也還是會陪他們過去,一切都是充分考量他們的安全。
◼︎這篇歸類在【個人成長】的原因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控制他們做什麼,父母會感覺很好,因為“這都是為了他們的安全”,可實際上,更多時候可能是為了自己。
可是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呢?與別人的人際關係,你也希望他們像服從你一樣,服從那些人嗎?
你希望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還是只知道聽別人的?
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從小培養啊。
最後,你有想過,為什麼有些父母喜歡控制小孩嗎?
因為,他們控制不了自己,而控制小孩是最簡單的方式,還能得到虛榮感。
如果讀這篇文章的你,是沒有小孩的,而你恰恰也是屬於自控力很差的人,想想看,你是不是也喜歡控制某些人事物?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