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為什麼你學得越多,卻感到越焦慮?⟪華杉讀書筆記⟫重點解析(三)
2024 Nov 04 覺察與啟發 讀書心得
(這篇文章承續之前系列,藍色字體為原作者的話)
這系列的文章,只剩兩篇就完結,卻是非常重要的兩篇(雖然每篇都很重要),先預告後面兩篇的重點:
1.找工作要用熱情驅動,還是能力驅動?
2.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雖然這系列文章在討論的內容,以讀書為主,但實際上,「學習」的範圍很廣,比如去進修、補證照等等,也算是學習的一種
如果因為喜歡某個興趣而去學習,那是件很棒的事情,曾經有朋友就是因為喜歡登山,到最後去考上登山嚮導證的。
不過,大部分人的學習,並不是因為對那個領域感到興趣,才花時間去著墨的。
◼︎你的學習,是被焦慮驅動的嗎?
現在短影音盛行,這些公司根據研究後發現,一則短影音如果不能在影片的前7秒吸引人,觀看者立馬就會滑到下一部影片。
也因此,拍短影音的前七秒,會有以下的套路:
●很多人都在做,但只有少數人真正做對了
●半夜睡不著怎麼辦?第六種方法最有效
●女生獨自去印度有多可怕?記得看到影片最後面
這些套路,不是要讓你感到好奇,就是要恐嚇你。
華杉說,我經常聽見一些大專家、大教授講:“同學們,在互聯網時代,可能你之前學的東西全都作廢了,沒用了,你怎麼辦?”
他說,這些老師,可真是個心理“恐怖分子”!
華杉認為,有一種讀書學習,可以稱之為“恐慌性學習”。因為覺得時代變化太快了,自己要被淘汰了,進而焦慮,恐慌,所以拼命讀書,拼命學習。
這些人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麼,但是他們非常積極地到處聽課學習,逢人就要人家給他開書單。
他們只是覺得“我不學習怎麼行”!怕落後,怕失去功利,其實沒什麼想法,就是百分之百純焦慮。
華杉給這些人上課的時候,他們會問類似下面的問題: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營銷方式不管用了,我們該怎麼辦?”
“現在不知道跟’90後’怎麼溝通,怎麼辦啊?”
華杉怎麼回答呢?
他說:“你的口氣好大啊!”“你說這話,就好像傳統營銷方式你都會似的!在傳統營銷時代,你本來就沒掌握傳統營銷方式,現在那些方法作廢了,不是正有利於你嗎?”
溝通的問題,他則回答:
“跟‘80後’溝通你會嗎?跟‘70後’溝通你會嗎?過去也不會,現在著什麼急?再過兩年,你又該焦慮怎麼跟‘00後’溝通了”
人類做任何事情,都基於兩種驅動力:遠離痛苦或追求快樂。
想遠離痛苦,目光焦點就會一直放在“痛苦”;反之,則聚焦於“快樂”
你的學習或進修,是哪一種呢?
◼︎志向,是一切的基礎。有志向,才能專注
華杉說,讀書學習,怎樣才能不焦慮,不會玩物喪志呢?就是要有志向。
學習第一是立志。有志向,你才有目的,才能專注,才能只關注老師講得對的,不關注老師講得不對的。
《大學》裡面講“止、定、靜、安、慮、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止”就是知道停止,我們的毛病就是不知止。停止什麼呢?止於至善是知止。
明朝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解釋,知止就像回到了家一樣,就是你知道要去哪兒,你這個心裡面就有定了。
定是什麼呢?就是我要幹什麼,我志有定向。志有定向之後就能夠靜下來,能安心,安而後能考慮,考慮後才能有所得。
所以立志是讀書的前提,有了志向,才有了讀書的方向和範圍。
華杉舉了一個他自己的例子:
有一次跟一位著名企業家,一起出席一個商業活動。企業家對我說:“我發現你的心特別定。”
我說:“是啊!止定靜安慮得,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每天都看到進展,我沒有什麼不定的啊!”
企業家說:“那是因為你沒有上市公司。”
有上市公司,就有資本市場的壓力,每個季度都要交一張答卷,就會變得短視和急功近利,而且有儒家說的一個大毛病——“期必”,“期必”又叫“將迎意必”,是期待結果必然會怎樣。
將迎意必,就是時刻期待著準備迎接主觀臆斷的必然結果。這個必然結果,就是報表的各項財務數據,就是“市值管理”,那麼就不能只顧耕耘,不問收穫,就沒有了“戰略自由”,就永遠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種市值管理,全部都是短期行為,短期“混”出來的東西,也必須由長期來還,都是竭澤而漁,飲鴆止渴,這樣的事也很多了。
因此,華杉認為,學習就是耕耘,不能問收穫。人生即學習,學習本身是人生的目的,學習不是為了長本事掙錢,而是為了讓自己更有智慧,免於愚蠢。
有這個態度,就不會焦慮,可以讀書了。
志向,就是目標。大腦是目標導向的,你說“我肚子餓了”,大腦就會開始去搜尋吃的;你想做到這個月的業績,大腦就會去思考還可以去找哪些客戶。
學習的目標可以很功利性,讓自己學會很多技巧,成為一個專案管理師,或是拿到一張廚師證照。
目標也不一定要很功利性,不一定要讓自己變得多會聊天,或是懂非常多心理學知識。也可以讓自己只是享受學習的樂趣。
就像華杉這樣,人生就是學習。
但如果都沒有想法,就會像莊子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無邊無際的知識,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容易迷失自我,失去方向。
所以,讀書或學習,首先得有一個範圍,你得明確你要讀哪些方面的書,或學習什麼領域。
◼︎不貪多、讀經典、掌握作者思想
華杉看過的書,領域很廣,從哲學、政治、經濟,到他的本業行銷都有。不過他知道自己該怎麼讀。
1.不貪多
華杉說,我們讀不了書,往往因為我們貪多。想到還有好多書沒看,得趕緊看。趕緊看就是沒看,就是自欺欺人。
貪多的結果,就是一本都沒有讀,不貪多,我一年讀一本也行,但是我真正把這本吃進去了,那我反而能夠取得進步。
2.讀經典
有句話叫“時間有限,只讀經典”。華杉的確都讀經典,如果讀起來的確有困難,就會先讀通俗讀物。
讀同一主題的兩本不同的書,比把同一本書讀兩遍要吸收得多些。而要搞清楚一個主題,兩種著作還不夠,還需要更多。
比如,他想了解羅馬的歷史,他先讀了鹽野七生的《羅馬人的故事》,再讀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華杉說到,有些人認為,過去的書思想過時,新書觀點才是前沿。會有這種看法,是因為讀書太少。
比如,現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機器繁殖等概念,都是美國科學家維納在1948年出版的《控制論》裡提出來的。
控制論的英文不是control,是cybernetics,這個cyber,就是現在說的“賽博”,cybernetics和space兩個詞的組合,cyberspace,就是賽博空間,就是元宇宙。
這些知識,都早在七八十年前就有了。
3.掌握作者思想
如果你看了一本書,覺得很有收穫,那最好把他的書全部找來看,讀他的全集。
華杉說,還可以看他的紀錄片、電影、電視劇。這樣不同渠道的,全面的信息錄入,既有一手資料,又有別人的評論,能讓你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
我自己也會把好作者的全集找來,但看到這部分,倒給我一個新收穫:看影劇也同樣能了解作者。
◼︎讀書要“以自己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改變為終點”。讀自己,不是讀別人
什麼是讀別人,不是在讀自己呢?華杉說,比如有個人說現在這個社會風氣不行,老人跌倒了都沒人扶,這個時候就是在讀別人。
他讀到了社會不行,讀到了現在的人不行,卻沒有讀自己。很多人你問他扶不扶的時候,他馬上就說,萬一是訛我的怎麼辦?道理馬上就轉過來了。
所以,都是把道理用在了別人身上,沒有把它用在自己身上。這樣去讀書,讀下來還是沒有收穫,沒有進步。
所以讀書是讀自己,不是讀別人,一定是觀照自己,去看、去修正自己,而不是拿把尺子量別人。
我們都拿鏡子照社會,拿尺子量別人,表面上看跟書很有共鳴,實際上卻沒學到。因為尺子都量別人了,都幫別人讀,不是幫自己讀了。
這也讓我想到之前看過薩古魯的一支影片。薩古魯參加了一個國際會議,在討論有關“扶助貧窮”之類的事。
這時有個看起來非常虔誠的宗教人士站起來說:“這不全都是神的計畫嗎? 為何我們要討論這些問題,然後試圖改變這些事?這一切不都是神的計畫嗎?”
薩古魯在影片中說,「是的,當別人在餓肚子,那一定是神的計畫。」
「如果是你在餓肚子,你就會有自己的計畫。」
這段話也同樣很好的說明了,絕大部分的人讀書,都在讀別人,而不是讀自己。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