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練 智傑
如何陪伴青春期的孩子?
2023 Oct 13 NLP教練 父母成長 溝通心法
孩子到青春期,爸爸媽媽們一定開始感到不適應:
“以前纏著我們的小寶貝,突然變成講話愛理不理?”🤔️
”現在說他兩句,不是擺臉色,就是甩門進房間,或甚至就吵起來了“😠
到底該怎麼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只要記得一句話】
「讓孩子被看見」
為什麼是「讓孩子被看見」,而不是「看見孩子」?「看見孩子」的主詞是父母,但想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融洽,主詞得是“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是家中的C位
那如果家長堅持自己才是C位呢?想見這樣的家庭,氣氛不會太好
要怎麼跟家中新上任的C位代表相處呢?可以把他們當作一個剛上任的菜鳥主管。菜鳥主管的特徵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明明工作還不是很熟捻,卻覺得什麼事都照著他的方式來最好,更重要的是,明明知道照他的方式做會有問題,還不能直說,以免受到白眼對待,或甚至開始罵了起來。
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有過這樣的主管,而且你也不能從這間公司離職,你會選擇用什麼樣的方法與他互動呢?
方法可能有很多種,但首先我們要知道,到底是幾歲的區間,可以算作是青春期呢?青春期的時間,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還要長
【幾歲算青春期?】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步入國中,到高中畢業這段時間,也就是12~18歲;也有人會覺得是開始發育,到接近國中畢業,9~14歲這期間。
根據現在的腦科學研究,人的大腦發育成熟,大概要接近25歲左右。也就是說,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大腦大概才8分熟,那就更別說那些國高中生,腦子就半生不熟的,把他當成菜鳥主管對待,是不是還挺恰當的?
這個分齡法,可以在我身上得到最好印證。18歲~19歲那年,想跟家裡要錢去補習考插大的觀光系,而不走我爸媽幫我規劃的路——老師,為此跟他們大吵一架。以前的分齡法會認為那個年紀已經不是青春期了,可回想當時的狀況,我根本無法控制自己,一直在大吼大叫,回憶畫面裡不斷地跟我爸媽說“他們老了,不懂年輕人的想法”。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這台詞是朱自清的背影)
有句話叫“養兒方知父母恩”,現在自己有孩子了,才能體悟到我爸媽真的很偉大,沒有失手把我打死,居然能容忍當時的我😄
【這些常見現象是正常的嗎?】
為什麼那時候我會想要考插大?還記得專四開學第一週,猛然發現同學們似乎已經決定了畢業後要做什麼,以我們五專英文科來說,不是直接就業,就是升學二技或插大學同科系。而我一個暑假過去,還渾渾噩噩的不知道自己要幹嘛,當時心中非常焦慮,也讓我在過沒多久的時間,就決定要考觀光系,這個跟我原本不相關的科系。
所以青春期孩子的焦慮,需要特別關注嗎?通常他們會有以下三種常見的現象:
一、 焦慮
二、3C產品的使用
三、校園霸凌
我們先來談談焦慮
『 常見現象一:焦慮 』
青春期的孩子焦慮又可以分成三類,分別是外貌/社交、學業、情緒化
1.外貌/社交
以前的人類物資匱乏,能找到東西吃才能生存,不吃會餓死,這樣的原始本能一直存續在我們的基因;而現在絕大多數的人不會擔心餓死,更擔心變胖,因此吃東西更像是用來宣洩情緒,比如考完試就要去大吃一頓,中秋節就要來個“報復性烤肉”之類的,吃多又動得少,自然而然就會變胖,焦慮也隨之而來
加上現在許多Youtube影片、短視頻,或電視平面媒體的廣告無孔不入,無時無刻在告訴我們“瘦才是美”、“六塊肌”、“馬甲線”、“顏值就是正義”。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吃穿什麼都是父母作主,也不太會注意到別人怎麼說;而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樣了,會對自己的外表特別在意。
假如我們的外表是一輛車子,小孩子時期的外表,就像是租來的車子,全靠父母處理,孩子單純用它就好;長大了,這車子屬於自己的了,那當然會看看怎麼把“車子”保養好,以便與別人比較不會輸,還能吸引異性注意。
注意自己的外貌當然是為了要交朋友,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沒有朋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甚至沒有之一。所以這時候爸爸媽媽要注意孩子的變化,如果孩子小時候很活潑,國高中時期突然變得很內向,這些可能不是爸媽突然教育有成,或是青春期的影響,而是想要交朋友又沒辦法融入別人的圈子,自然就躲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
比如小學五年級的我,雖然還沒到青春期,在四升五之後,因為一時適應不了新環境,別人都跑去打躲避球,而我都跑去圖書館。回想起來,當時的收穫是看了不少課外書,但我也知道,那時候的我其實是在躲避跟新同學的來往,而不是突然變得愛看書。
2.學業
功課不好孩子和父母會擔心,功課太好孩子也會煩惱。學業成績好的孩子焦慮什麼?擔心自己沒辦法維持,掉下來怎麼辦?
有個孩子成績常常名列前茅,但他心中很焦慮,於是跟他爸爸說“擔心不能常維持在第一名”,爸爸很開明的說,“那也沒關係啊,有挫折才會成長嘛”。聽起來爸爸很正面積極,不過到了孩子的耳朵裡就不是這樣了,不但沒能解決問題,還讓孩子更煩惱了;於是他爸爸想到,“應該是挫折不夠”,於是幫他轉到競爭更激烈的班級。
之後小孩就有了憂鬱症了......
3.情緒化
日劇⟪重啟人生⟫裡,女主角的第二次人生,當然對她爸爸很熟悉了,但在活到十幾歲的當下,即使知道是青春期的激素分泌影響,還是會無法控制的對爸爸感到厭煩。十幾歲的孩子腦內多巴胺敏感度很高,常常會有這些特徵:”追求刺激“、”喜歡想像“、”不想被糾正“、”很自我中心“等等.....
這些特徵都還在可控範圍,而如果控制不了的孩子,可能會情緒失調的症狀產生。著名的心理學家Marsha Linehan有個比喻,“情緒失調的人就像身上有90%的面積被重度燒傷,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的保護,輕輕碰到就會非常痛苦“。
這樣的比喻太生動了,也難怪情緒失調的人簡直像失控的炸彈一樣,要格外小心與他們對話。青春期的孩子雖然不至於如此,爸爸媽媽們也會常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如何講話,才不會“傷了皇城之內的和氣”
〈 如何判斷是正常狀況,還是真出狀況? 〉
以上所聊到焦慮的部分,要怎麼樣才會知道是正常狀況,還是真的有問題了呢?可以用三個標準去觀察:“程度”嚴不嚴重;是“偶爾“發生,還是“常常”發生;關注的“範圍”是只有一部分,還是從頭到腳、從自己到家人、同學等等...
比如以外貌為例:
程度---
注意臉上長了青春痘>>>正常
覺得鼻子得要去隆鼻>>>嚴重
時間---
有時候會碎碎念>>>正常
一天講了好幾次>>>嚴重
範圍---
只注意眼睛或嘴巴>>>正常
覺得全身上下都不對>>>嚴重
『 常見現象二:3C產品的使用 』
我小時候很喜歡打電玩,那時候的電腦還是早期的486、586,常常會趁爸媽睡著之後,凌晨一點爬起來,去玩當時最夯的⟪三國演義⟫,玩到隔天都沒精神。
那我有因此而變得很糟糕、功課一落千丈嗎?人到了一定年紀,會有自知和責任感的產生,所以當爸媽的真的別太在意,要知道注意力所在,能量會隨之而去,越認為那是個問題,問題就會越來越大。
話雖如此,手機的影響力不是當年的電腦可以比,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控制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全世界也只有“別人家的孩子”辦得到,所以要判斷孩子使用手機狀況是否正常,一樣可以使用上面那三個標準去觀察。
最近亞運剛落幕,如果孩子想要當電競選手,以後為國爭光,可以嗎?根據調查研究,電競選手的體能要很強,要練肌力,要有紀律,每天睡眠時間也要有8小時,訓練強度非常高,而且大概24歲就是退休年齡了。
這時候跟孩子的溝通很重要,孩子想要做什麼,請他先去研究過後再來討論,這效果絕對比一味的禁止他還要來得快又好,相信你一定有聽過類似的新聞,“父母嚴厲禁止,孩子選擇用最激烈的方式回應父母”,只要學會溝通方式,悲劇是可以防止的,同時選擇的時間點也很重要。
〈 五個時間點跟孩子討論使用3C產品 〉
1. 第一次用:通常大部分的父母都過了這個時機點,如果還來得及,就先跟孩子討論好規則,一定來得及
2. 遮遮掩掩:如果出現這種情形,表示他們不想被父母發現在看什麼,這時候要介入跟他們討論
3. 常常說到沒做到:規矩定下來了,孩子卻常常不遵守,這已經是比較大的問題了,當然要跟他們好好研究一下,要如何才能遵守規定
4. 碰觸底線:孩子如果用手機,做一些父母不能接受的事,比如賭博、花錢在色情網站等等...這代表前面的討論是無效的,要嚴正看待這個問題
5.上癮了:這已經不是父母的力量可以管控的,要帶去看醫生了
『 常見現象三:校園霸凌 』
前一陣子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的傳記⟪馬斯克傳⟫上市,書中提到他小時候常常被霸凌,有次他被小混混打,他爸知道了不但不安慰他,還罵他罵了一小時。後來的馬斯克不但沒有被這些經歷擊垮,還如你我所知的,成了世界首富。
這樣說來,是不是要被霸凌過,才能更成長得更好?就像尼采說的那句「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
但要是被殺死了呢?
可能很多人在還沒成為世界首富之前,就被擊倒了,就會像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所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因為最近剛辦完霸凌議題的讀書會,簡單提供四個標準,讓我們知道是不是霸凌,誰說了算?
1.恃強凌弱
2.故意傷害
3.重複傷害
4.非正當防衛
再仔細想想,孩子生活中最符合上述這幾個標準的人,就是父母本身了😱
當然父母跟施暴者不同的地方是,父母永遠都是愛孩子的,施暴者不會;無論爸爸媽媽怎麼對待孩子,孩子也永遠會愛著父母,至少在孩子小的時候是如此。想要讓他們的愛延續到成人時期,就看父母平常怎麼與孩子互動溝通,胡適先生的名言不就這樣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無論是受害者或施暴者,長大之後都不容易融入社會,也會比較容易抑鬱、焦慮,同時自殺比例也比一般人都要高。成長過程中的孩子通常不會特別求助(比如像我去圖書館的例子),所以當他們來跟父母求助的時候,通常事情已經很大條了,很多案例孩子都曾表示,跟父母說過,但是沒用。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不願意跟父母說了
還有,最NG的話就是跟孩子說「活該」,這是把孩子推向地獄深淵的最佳說法
【家長要用什麼姿態陪伴青春期的孩子】
現代的父母不好當,常常是還在摸索中,就碰到狀況了,也不懂該怎麼處理;有時候環境也不支持,這種情形古時候就有了,不然孟子他媽媽為什麼要搬三次家?不就是希望有個好環境?即便以上條件都符合,孩子不配合也不行,這是家長們現在最大的困難點。
〈 父母錯誤的應對方式 〉
1.直升機型父母:早些年很流行這個說法,意思是說就像直升機一樣,在孩子頭頂盤旋,時刻注意他們,這真的很令人受不了啊!
2.鏟雪車型父母:美國有些地方會下雪,鏟雪車把雪都剷走了,車子也比較好開;但如果父母在孩子行經人生的道路上,把所有困難點都剷走,他們就沒機會成長了,這樣怎麼有機會培育出一個世界首富呢?!🤣
3.水母型父母:水母是透明到可以被清晰看見的,如果父母自己的情緒也容易被孩子看見,他們不是迎合父母,就是處處反著做。而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是後者
4.鴕鳥型父母:鴕鳥應該不需要多說了,碰到事情都躲起來當做沒看見,這絕對不會是正確的做法
5.比特犬型父母:比特犬好鬥,看到孩子有狀況,不想著怎麼解決問題,只想著要先糾正孩子,甚至跟他們鬥起來,這樣的父母只會把事情越弄越糟
6.犀牛型父母:犀牛的特徵不只好鬥,還會直接撞上對手。這類型的父母不只會跟孩子吵架,甚至直接動手打孩子,可想而知親子關係會有多糟,更何況是青春期的孩子。要記得那不是你的敵人,是跟你有血緣關係的人啊!
〈 父母正確的應對方式 〉
1.聖伯納犬型父母:這種狗是瑞士的國寶,牠會在雪地搜尋遇難人員,脖子上會掛著水桶和毯子,最重要的是不會大叫引起雪崩。父母如果扮演這樣的角色,就如同在”情感“上提供給孩子穩固的支持
2.海豚型父母:海豚遇到遇難人員時,會用頂的,而不是用拉的,同時會指引陸地的方向。這樣的父母是在”行為“上給孩子指引,同時也視情況適度的出力
【把自己當成容器】
如果要給一個更明確的概念,父母要把自己當作「容器」,接納孩子的各種情況和情緒。可以是關係容器,也可以是指的是時間容器。
〈 關係容器 〉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各式各樣他們不懂的情況,會產生疑惑、不安、焦慮的想法等等...因此他們可能會用不說話、抓自己頭髮、生氣、罵人等等,各種不同的作法來應對,好比一波又一波的大小海浪撲面而來,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身為父母的我們。
我們可以把自己當作消波塊,化解孩子們各式各樣的浪潮,或者更好的比喻是當成海綿,柔軟的接住他們,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們多麼暴躁、多麼不知所措、學業無法達到父母或自己的要求,爸爸媽媽永遠都會接納他們、愛他們,這就是關係容器的效果。
如果你知道無論如何,你的爸爸媽媽永遠都會愛著你,這樣的親子關係是你想要的嗎?
〈 時間容器 〉
正如前面所說,孩子的大腦還沒發育完全,很多事情對他們來說很新奇,也不知道從何做起,需要給他們一些時間慢慢摸索了解。比如小孩子在三四歲的年紀,對於整理玩具這件事是沒有概念的,可是等他們再大個幾歲,他們自然而然會對於整理物品,有一套自己的邏輯產生。如果父母等不及,用打罵的方式讓小孩學會,對孩子來說他們就沒有了時間容器。
又或者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面臨到選什麼學校、科系,甚至未來的職業,如果他們真的沒有想法,讓爸媽選,這倒還好;比較糟的狀況是明明有想法,卻不敢說出來。
最糟的狀況是,自己想要的不是父母要的,父母又不讓孩子選,於是雙方的衝突會因此而起,吵架、甚至打架都時有所聞。
其實回想我們年輕時候所讀的科系,大都跟真正會做很久的工作關聯不大,更何況時代日新月異,AI技術那麼火熱,許多現在熱門職業到未來可能都消失了,真的有必要在十幾歲就定終身嗎?如果不讓孩子去摸索,這也是同樣沒有時間容器的狀況。
沒有時間容器會怎麼樣?對孩子來說,因為沒有時間讓他們學習,也感受不到父母是愛他們的,於是他們就會被迫成長,喪失了孩提的童趣。有時候家庭發生一些變故,比如經濟有問題、頓失至親、父母離異等,小孩會用自己的角度去解讀這些事件的發生,比如:
“是不是我沒有好好學習,才沒能幫上爸媽,害他們工作出狀況,家裡沒收入”
“如果自己能再強大一點,就可以讓阿公的病好起來,媽媽就不會那麼悲傷”
“是不是我功課不好,影響了父母的感情”.....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正介於似懂非懂的狀況,想用自己的角度去詮釋,比較幸運的就是轉變成積極正面的想法,不幸的狀況就要用一生療癒童年了
【用“三在”陪伴他們】
親子關係就像放風箏,線如果斷了,拉風箏的人跑得再快又有什麼用?爸爸媽媽們可以用三個“在”來陪伴青春期的孩子。
1.人在
2.心在
3.群組在
〈 人在 〉
如果能做到常常陪伴孩子,當然是最好的狀況,這並不是說要隨時隨地在他們身邊,而是至少讓他們知道,大部分的場合,父母會盡量出現,這樣孩子也會更有安全感。畢竟陪伴這件事,質勝過量。
〈 心在 〉
不過並不是每個父母都能時時在孩子旁邊,更多時候是人在心不在,因此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心在,會讓他們更有感。
有個孩子因為學業跟不上加上霸凌事件,導致憂鬱症,發生過幾次自殘的狀況,媽媽於是把工作辭掉專心陪孩子。沒想過孩子的狀況越來越糟,因為媽媽在陪伴的過程,常常自責自己,怎麼會沒注意到孩子的狀況,導致情緒也常崩潰,對著牆壁或在房間自己一個人大吼大叫。
而爸爸雖然想要陪伴,看到媽媽這樣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用”工作很忙,還要賺錢養家“等等說法,來逃離母女倆,讓自己不被捲入這些情緒旋渦裡。但這時候逃避不但可恥,也沒有用,直到孩子終於受不了自殺了。被搶救回來之後,爸爸才意識到嚴重性。後來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下,把自己調整好,把心全放在母女身上,事情才好轉。
心在是最重要的!
〈 群組在 〉
有句話叫”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遠“,用在陪伴青春期孩子時也同樣適用。拉幫結派成一個群,互相幫忙協助,遠比孤軍奮戰來得好。比如親友團是必不可少的力量,沒時間或想喘口氣時,有他們後援替手,休息一下可以走得更遠。
有些人會組成鄰居或學校的互助群,彌補一些資訊的真空,交換心得,這也是很好的方式;手邊也可以準備專業機構的名單,備而不用的協助,像上述那個差點自殺成功的案例,就是有專業人士的協助。專業人士可以像是心理諮商師、或是像我們這樣的教練協助,都可以算是其中一環。
群組中最重要的一環,肯定是、也必須是夫妻倆,正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即使夫妻倆離異,至少在對待孩子的部分,也要有一定的默契。
【有了孩子,是父母第二次重生的機會】
文章一開始提到,記得這句話「讓孩子被看見」。孩子好不容易長那麼大,每個父母都會希望他們越來越好,而孩子應對這世界的方式,如果父母感到不適、不滿意、不開心,要知道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那些負面情緒都是這個世界透過孩子,要來教會我們什麼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越來越好,即使自己已經是父母了也不例外。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或碰到的遭遇感到不滿,覺得這世界似乎總是與我們作對,想改變又覺得不知道從何做起,或甚至感到無能為力,這時候又有孩子在一旁哭鬧或發洩情緒,讓我們更覺得痛苦,於是幻想著,“如果人生重來一次就好了”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問題在我們身上。單身的時候沒有對照物,不容易察覺自己的問題所在;結婚有孩子後,那種無力感有時會更強烈,但我們不需要重啟人生,孩子就是上天賜予我的們的李,是每個父母重新活一次的機會,也是改變的契機!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需要陪伴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有所收穫
如果你看完有什麼想法,也歡迎回饋給我;如果覺得有幫助,也可以轉發給其他人,也幫助到他們
讓我們一起打造父母的影響力,與孩子一起成長、雙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