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life365.com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回主選單
    •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回主選單
    • 活動報名
    •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 預約流程 / Q&A
    •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winwinlife365.com
  • 關於我們
  • 服務介紹
  • 創作與記錄
    文章閱讀
  • 課程活動
    活動報名 線上課程
  • 教練諮詢服務
    什麼是教練(Coaching) 預約流程 / Q&A 預約教練諮詢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分享 (62)
    • 讀書心得 (33)
    • 歷史故事 (1)
    • 詞語由來 (2)
    • ⟪極簡佛學⟫ (24)
    • 科普知識 (1)
  • 深度連結溝通 (154)
    • NLP教練 (44)
    • 覺察與啟發 (68)
    • 溝通心法 (33)
    • 了解情緒編碼 (4)
  • 個人成長 (11)
    • 專注力 (3)
    • 時間管理 (2)
  • 關係修練所 (132)
    • 親子對話 (40)
    • 父母成長 (45)
    • 女力覺醒 (2)
    • 家庭教育 (33)
    • 夫妻關係 (2)
  • 課程紀錄 (11)
    • 活動記錄 (8)
  • 台南有故事 (5)
親子、情緒、自我覺察 關係 溝通 成長 改變 教練 Coaching 情緒 霸凌 親子 父母成長 歷史故事 #溝通 #成長 #改變 #情緒 #界線 #對話 #專注力 專注力 注意力 人生定位 商業週刊 商周出版 讀書心得
  1. 首頁
  2. 文章閱讀
  3. ⟪極簡佛學⟫09 做壞事有機會被“神”拯救嗎?還能上”天堂“嗎?

人生教練 智傑

⟪極簡佛學⟫09 做壞事有機會被“神”拯救嗎?還能上”天堂“嗎?

2024 Jun 02 ⟪極簡佛學⟫
先說心得:所有學問,都是經過時間的推進,不斷完善理論,同時也會有出現互相矛盾的狀態,也再次印證了⟪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的名言:「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做壞事有機會被“神”拯救嗎?還能上”天堂“嗎?用佛學的角度來說,有機會成佛、脫離苦海嗎?為了保持閱讀的流暢度,我會用三講的篇幅讓大家了解這個概念

-----------------------------------

佛學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延伸出各種不同思想,比如之前談到的《金剛經》,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經》的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都在強調般若。

“般若”是梵文的音譯,意譯大約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能夠看透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是想像的共同體,不由自主,沒有自性,不能恆存,簡言之就是“空”的智慧。

而這講要談到的,是一本談“有”的智慧的佛經《大般涅槃經》,這本佛經成為深刻影響歷史的經典,雖然在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書裡的一些觀點,已經變成其他熟悉經典的基礎,成為我們日用而不知的常識。



◼︎《大般涅槃經》:萬物皆有“佛性”

《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心經》講「五蘊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都屬於般若智慧下的見解。

相對於「有為法」,佛性屬於「無為法」,當然就不能「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夢幻泡影露電」的反面就是「常樂我淨」。

業力的產生,是伴隨著無常、苦、無我、不淨的。你以前無論多壞,做過各種壞事,一旦這些東西不在了,就變成「常樂我淨」,業力沒有任何可以攀附的,你也從此都不受惡報。這就叫「立地成佛」,也可以叫「頓悟成佛」。

「頓悟」的概念,我們會直覺性的認為,這是誕生於禪宗。然而如果你單獨去讀禪宗的《六祖壇經》,怎麼看也讀不出「頓悟」的理論邏輯何在,讀不懂為什麼業力突然能斷。

因為,「頓悟」的道理必須要到《大般涅槃經》裡去找。



◼︎涅槃系第一經典《大般涅槃經》

佛經有般若系、涅槃系等等,從此延伸出講各類佛經的高僧,會被尊為某某師。比如:

般若師:講般若系經典的高僧
涅槃師:講涅槃系經典的高僧

從佛學分類體系來看,《金剛經》屬於般若系,而《大般涅槃經》既可以歸入般若系,也可以歸入涅槃系。

原因在於,《大般涅槃經》是以“涅槃”為主題的經典,可以歸入以涅槃為主題的涅槃系。不過,“大”表示大乘佛教,“般”表示般若,所以這部經典也可以歸入般若系,和《金剛經》《心經》屬於同一個分類。

《大般涅槃經》在涅槃系裡,它地位崇高,屬於第一經典,成書時間大約在佛陀涅槃的七八百年之後。



◼︎「涅槃聖」竺道生

當時《大般涅槃經》剛有法顯等人翻譯的中譯本,那時書名譯成《大般泥洹(音:原)經》,“泥洹”是“涅槃”的另一種音譯。雖然法顯本並不是全譯本,僅僅譯出了全書開頭的一小部分,可就這一小部分內容,對當時的中國佛教界已經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因為當時的人認為佛教在談的是“空”,而《大般涅槃經》卻在談”有“,它和《金剛經》的不同,很明顯是兩種不同的說法。

雖然它們有這樣的不同,但後來《大般涅槃經》裡的「佛性論」、「頓悟成佛論」和《金剛經》裡的「無相論」一起變成了禪宗《六祖壇經》的理論基石。

經中的「佛性論」是誰最先點出來的呢?是竺道生大師。

竺道生生活在東晉時期,資質特佳,當時年僅十五歲就能登壇說法,後來他遊學長安,拜天下第一名僧鳩摩羅什為師,成為其門下最傑出的四大弟子之一。

當時鳩摩羅什翻譯佛經,偏重般若經典,《金剛經》的第一個譯本就是他翻譯的,因此鳩摩羅什可以被歸為般若系。而竺道生雖然是鳩摩羅什的高徒,但後來以講涅槃經典成名,而他不僅僅是涅槃師,後期被尊為「涅槃聖」。

雖然《大般涅槃經》的法顯譯本對佛教界有衝擊,但真正讓它成為經典的原因,正是因為竺道生,因為法顯譯本對「一闡提」很不友好。

「一闡提」:梵語的音譯。完全沒有善根的人,也就是完全沒有佛性的人。有些佛經從意思上翻譯成“樂欲”,也就是樂於五欲的人。所謂五欲,分別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樂於五欲的人

樂於色欲:貪戀美景,愛旅遊,愛逛美術館
樂於聲欲:喜歡音樂,添置HiFi音響
樂於香欲:愛噴香水,在家裡、車裡都用精油
樂於味欲:愛美食
樂於觸欲:穿衣服講究材質,貼身純棉,沙發要用牛皮製

《大智度論》講過:「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追求五欲的人注定出不了輪回,會受無窮無盡的痛苦。

樂於五欲的人就是「一闡提」,這種人連一點善根都沒有,永遠跳不出六道輪回。現在世界上應該99%的人應該都是吧......

可是竺道生從經中的字裡行間發現疑點,認為經文裡更有基礎性的綱領應該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使是所謂毫無善根的「一闡提」,他們既然在眾生之列,當然也有佛性,有佛性就有解脫成佛的潛力。

當時的涅槃師不能接受他的說法。於是大家合力打擊他與他的論點異端邪說,將竺道生趕出僧團,逼他遠走他鄉。

竺道生沒有走得太遠,只是從南京到了蘇州,以現在而言,大約是2個半小時的車程。傳說他在蘇州虎丘向石頭傳道,當說到「一闡提」可以成佛的時候,石頭紛紛點頭稱是,給我們留下了“頑石點頭”這個掌故。

竺道生很幸運的,不久之後,《大般涅槃經》全譯本流傳過來,明確講到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大家欽佩竺道生的理論洞見,異端就這樣變成了先知。「涅槃聖」的稱號來之不易。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沒有一條道路是通往真誠的 因為真誠本身就是一條道路

之前會辦財富流的桌遊活動,這是一個模仿現金流遊戲盤,並且加入一些不同元素的桌遊。 那什麼是現金流呢?簡單說,這就是成人版的大富翁遊戲。 因為成人需要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因此這個遊戲也會模擬碰到財務需求時,如買賣房地產、買賣股票的當下,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而財富流桌遊,還加入一些生活中的變化,比如結婚離婚、選配偶、碰到事業逆流的狀態下,你你又會做出什麼決定。

你的孩子被同學欺負了,怎麼辦?(下)

用10個問題 復盤你的2024

越來越多人到了年底,都會進行「復盤」這件事。這個源自圍棋的術語,意思是下完一盤棋後,棋手在棋盤上把下棋的過程復現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以及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走法。 放在個人,就是自己生活中某個方面,重新思考哪裡做得不好,以及可以怎麼做的更好。 ◼︎三個元素:事件本身、別人,還有自己 無論是自己做復盤,還是跟別人討論,甚至去上課,這當中有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發現真實的自我」。 因為,這是自己對過往事件的反思,每個事件中,一定都包含了三個元素:事件本身、別人,還有自己。 復盤”事件本身“,審視的是我們做了什麼,可以用什麼工具或方法,讓這件事做的更好。 復盤”別人“,不是檢討別人,而是在這個事件中,自己怎麼看待與對方的關係。 復盤”自己“,就是檢視在事件中,自己的價值觀,以及行事邏輯和內心層面。

復盤「提升自我意識與影響力」、「情感與人際關係」、「興趣與創造力」

如想復盤這三方面,可發送email至 service@winwinlife365.com,解鎖內容。

無心傷害來自對事情無意識的反應

無心傷害來自對事情無意識的反應,就算無心,也是傷害了~~ 那就是面對、調整如何有意識的回應,一個經驗的學習~~

用提問改變溝通,化解溝通誤會的關鍵

這就是語言的力量。當事件發生時,我們試圖理解他人的理由,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和對他人想法的尊重來進行對話,才不會造成溝通上的衝突。問問題方式的微小轉變,可以帶來巨大的差別。

關於我們

課程活動

  • 課程總覽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winwinlife365.com
  • 聯絡電話: 0906182735
  • 公司名稱: 雙盈溝通學院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winwinlife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